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00字(《圆明园的毁灭》的读后感)

admin52025-03-27 20:30:54

读完《圆明园的毁灭》,我的内心被愤怒与痛惜交织的情感填满。这座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凝聚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智慧与血汗,却在短短数日间化为灰烬,成为近代中国最屈辱的伤疤。

辉煌与毁灭的震撼对比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400字(《圆明园的毁灭》的读后感)

圆明园曾是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它汇聚了中式亭台楼阁的精巧与西洋景观的壮丽,园中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漫步园中,既可饱览“平湖秋月”的诗意,又能感受“西洋水法”的奇幻,堪称“天南海北风景的缩影”。1860年英法联军的铁蹄踏碎了这份辉煌。侵略者不仅掠夺珍宝,甚至用大车、牲口搬运文物,对无法带走的建筑肆意破坏,最后纵火焚烧三天三夜,让这座瑰宝沦为废墟。

屈辱背后的深刻反思

这场浩劫不仅暴露了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更揭示了清的腐败无能。面对外敌入侵,统治者选择逃亡而非抵抗,任由国宝流失、山河破碎。正如香港拍卖会上,中国竟需高价购回本属于自己的十二生肖铜首,这种历史的荒诞令人愤慨。圆明园的毁灭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当国家孱弱时,连文明与尊严也会被践踏。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像一座无声的纪念碑,残存的石柱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伤痛。它警示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守护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尊严。从“两弹一星”到航天奇迹,从奥运盛事到科技腾飞,中国已用行动证明“振兴”的力量。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以知识武装自己,将爱国之心转化为强国之志,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圆明园的大火虽已熄灭,但它燃起的民族觉醒之火永不熄灭。以史为镜,我们当以奋斗书写未来,让历史的屈辱化作复兴的动力,守护每一寸山河的壮丽与文明的璀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