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爱的千古佳句—歌颂母亲的诗句

admin72025-03-05 13:52:21

一、经典古诗中的母爱赞歌

赞美母爱的千古佳句—歌颂母亲的诗句

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

通过母亲为游子缝衣的细节,刻画了母爱的细腻与牵挂,结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将母爱比作春晖,凸显其无私与永恒。

2.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别老母》

描写离别时母亲的白发与泪水,道尽游子未能尽孝的愧疚与无奈。

3.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以燕子育雏喻母亲辛劳,反衬子女成长后的离别之痛,暗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叹。

4.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岁暮到家》

通过归家时母亲的关切与细节,展现母爱无微不至的温暖。

5.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别老母》

以母亲白发与泪眼入诗,直击母子分离的哀伤。

二、诗经与先秦的母爱哲思

1.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经·邶风·凯风》

以“南风”象征母爱,用“棘心”比喻子女,赞颂母亲养育的辛劳。

2.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直抒对父母辛劳的感念,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

三、唐宋诗人的深情咏叹

1.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白居易《母别子》

用强烈的对比与直白语言,展现母子被迫分离的撕心之痛。

2.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杜甫《遣兴》

在战乱与贫困中,母爱成为孩子唯一的依靠,凸显母爱的坚韧与伟大。

3.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慈禧《赠母亲的诗》

虽出自统治者之手,但道尽天下父母为子女倾尽全心的普遍真理。

四、元明清诗词的母爱情怀

1.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王冕《墨萱图》

以“萱草”象征母亲,表达游子对疏于陪伴的愧疚。

2.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倪瑞璿《忆母》

以母子双向思念的对比,凸显母爱的深沉与绵长。

五、现代诗句中的母爱延续

1. “母亲,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细腻,也是无数次辗转低回的牵挂。”

——现代诗歌中的母爱诠释,融合传统意象与现代语言。

这些诗句跨越千年,从《诗经》的质朴到唐宋的深情,再到明清的细腻,无不展现母爱的永恒与伟大。无论是孟郊的“寸草春晖”,还是黄景仁的“子不如无”,皆以最凝练的语言触达人心。母亲的爱,如诗如歌,值得世代传颂。

如需更多诗句或解析,可参考相关文学网站或诗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