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冰与血铸就的信仰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极寒与炮火中捍卫家国的壮烈史诗。影片中,志愿军战士啃冻土豆充饥,而美军却在感恩节享用丰盛大餐;雷公为引开敌军轰炸,独自载着标识弹冲向火海,临终一句“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令人泪目;冰雕连战士在零下40℃的雪地中保持战斗姿势,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这些场景让人深刻感受到:“没有冻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影片中,毛岸英说:“上了战场就是英雄。”这句话诠释了平凡与伟大的交融。志愿军战士并非天生无畏,但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打仗”的信念,甘愿以命相搏。正如伍千里对弟弟所言:“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这种跨越生死的家国情怀,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观影后走出影院,望着繁华街市与飘扬的国旗,更觉“珍惜”二字的重量。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传承信仰——坚毅、奉献、团结,这些精神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血脉中。
《长津湖》读后感:以史为鉴,守护山河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影片通过伍氏兄弟的视角,重现了这场“气多胜钢多”的奇迹。战士们衣着单薄,却以意志对抗严寒;武器落后,却用智慧与勇气击溃美军精锐。杨根思抱着包与敌同归于尽,冰雕连以静默之姿震慑敌军……这些画面让人震撼于信仰的力量。
影片也引发深刻反思:为何必须打这场仗?答案藏在一句台词中——“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当时的中国若退缩,边境将永无宁日。志愿军的牺牲,不仅为朝鲜,更为祖国的尊严与子孙后代的安宁。
如今,硝烟散尽,但英雄的精神永存。我们当以史为鉴,珍惜和平,更要传承先辈的坚韧与无畏。正如冰雕连战士用生命诠释的誓言:“冰雪冻住了身躯,却封不住不朽的军魂。”
以上内容综合影片核心情节与历史背景,结合多篇观后感提炼而成,既展现战争残酷,亦讴歌英雄精神。如需扩展或调整角度,可参考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