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中秋节三年级作文(收集中秋节的资料小学三年级)

admin122025-03-07 23:04:04

难忘的中秋节

开头(引入主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的诗句让我想起去年那个难忘的中秋节。那天,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照亮了家家户户的团圆夜。

中间(具体活动与细节)

难忘的中秋节三年级作文(收集中秋节的资料小学三年级)

1. 家庭团聚的温暖

中秋节那天,外婆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清蒸大闸蟹、糖醋排骨、莲藕汤……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爸爸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一边啃着蟹腿,一边想象着月宫里的玉兔是不是也在吃月饼呢?

2. 手工灯笼的乐趣

下午,我和妈妈用红包纸做了一个“锦鲤灯笼”。剪裁、粘贴、穿线……虽然灯笼歪歪扭扭,但点亮后像一条会发光的金鱼,我提着它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笑声传遍了整个小区。

3. 赏月的诗意时刻

晚上,我们一家到江边赏月。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像一块会流动的玉。爸爸教我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妈妈递给我一块莲蓉月饼,甜甜的滋味和江风一起钻进心里。

结尾(情感升华)

回家的路上,我悄悄许愿:希望每年的中秋节都能这样圆满。月光洒在小路上,我们的影子紧紧靠在一起,像一幅永远不会分开的画。

作文素材扩展

1. 中秋节的由来

  • 传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妻子嫦娥因误食仙药飞向月亮,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在八月十五祭月、吃月饼。
  • 古代帝王会在秋分祭月,祈求丰收,后来演变为民间团圆赏月的习俗。
  • 2. 传统习俗

  • 吃月饼:象征团圆,口味有莲蓉、五仁等,现代还有冰皮和巧克力月饼。
  • 玩花灯:孩子们提着兔子灯、莲花灯,寓意光明与吉祥。
  • 猜灯谜:将谜语写在灯笼上,考验智慧又增添趣味。
  • 3. 诗句与童谣

  •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
  • 童谣:“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
  • 写作小贴士

  • 多用比喻:如“月亮像大银盘”“云朵像轻纱”。
  • 结合五感:描述月饼的甜香、江风的清凉、灯笼的暖光,让作文更生动。
  • 加入小插曲:如做灯笼时剪坏了纸,赏月时发现月亮“躲猫猫”,增加趣味性。
  • 通过家庭活动、传统故事和节日氛围的结合,既能展现中秋的文化内涵,又能体现孩子的童真视角,让作文既有知识性又有感染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