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3年工会工作的总结及管理成效的梳理,结合组织建设、职能履行、活动开展等多个维度进行归纳:
一、2013年工会工作总结
1. 组织建设与制度完善
基层工会覆盖:多地工会通过宣传和规范化建设,推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例如,六都寨镇全年新建基层工会18个,吸纳农民工会员超千人,并制定“八有”标准规范组织管理。
民主管理深化:全面落实教代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企务公开。如某高校通过教代会审议《学校财务报告》等重大事项,保障教职工知情权与参与权;发展规划处工会小组通过“二级教代会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研究项目,探索民主管理新模式。
干部培训与能力提升:多地开展工会干部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如某校举办工会干部专题培训会,提升维权与组织能力;六都寨镇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工会法》《劳动法》,增强法治意识。
2. 职工权益维护与关怀

维权机制创新: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协调劳动关系。如常州供销系统推动工资协商会议,保障职工福利待遇;六都寨镇在18家企业实施工资集体协商,稳定劳资关系。
困难帮扶常态化: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开展送温暖活动。某基层工会全年慰问困难职工12人次,发放慰问金并落实医疗互助保险;绍兴文理学院工会推进“送温暖工程”,帮扶重病及特困教职工。
女职工权益保障:部分单位制定女职工生育补助政策,如某研究所为女职工提供生育津贴并完善健康检查制度。
3. 文体活动与文化建设
技能竞赛与素质提升:组织劳动技能比武、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例如,某企业工会开展“创思杯”青年教师评优课,激发创新活力;发展规划处工会通过“劳务工大讲堂”提升职工技能。
文体活动丰富化:多地举办节日联欢、体育赛事等。如六都寨镇组织篮球赛、红歌比赛等,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某高校开展“教职工文艺汇演”及健康讲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会管理成效与特色
1. 管理机制创新
党政工共建模式:部分单位将工会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形成“党政工协同推进”格局。如发展规划处工会小组由副处长兼任工会负责人,确保工会参与决策。
考核评价体系:引入工会工作量化考核,如后勤工会通过《考核体系》评选优秀工会小组,促进工作规范化。
2. 财务与制度规范
经费保障透明化:严格执行《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规范工会经费使用。如某地工会通过财务互查确保资金合规。
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困难职工即时反馈机制、提案落实督办机制等,如绍兴文理学院工会通过教代会代表调研制度收集教职工意见。
3. 社会服务与责任履行
公益行动参与:响应抗震救灾号召,多地工会组织捐款捐物。例如,某研究所三次为四川灾区捐款超3万元。
老干部服务优化:定期慰问退休职工,组织健康讲座及文化活动,提升服务满意度。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不足与挑战
覆盖面不足:部分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低,农民工入会比例待提升。
活动创新不足:文体活动形式单一,需向技能提升类活动拓展。
2. 未来方向
强化基层活力:通过“职工之家”建设增强凝聚力,推广“特色小家”创建经验。
数字化管理转型:利用网络平台(如工会博客)推进信息公开与互动。
以上内容综合了2013年工会工作的核心成果与管理实践,具体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如需完整数据或地域性细节,可进一步查阅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