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要历史节点。本支部围绕中央决策部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开展专题学习18次,组织生活会4次,发展新党员5名,整改落实问题12项,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92.3%。
一、思想建设筑牢根基
本年度思想建设以深化理论武装为核心任务。建立"3+X"学习机制,每月固定开展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党史教育三项必修内容,结合时政热点自主设计专题研讨。其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开展的专题学习持续3个月,形成学习心得汇编56篇。
创新采用"互联网+党建"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学习资料112期,开发"微党课"系列视频8部。据市委党校调研数据显示,本支部党员政治理论测试平均分达86.5分,较上年提升9.2%。中央党校党建专家王教授指出:"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有效破解了工学矛盾难题"。
学习形式 | 频次 | 参与率 | 成效评估 |
---|---|---|---|
集中学习 | 18次 | 94% | 优秀 |
在线学习 | 每日更新 | 82% | 良好 |
实践教学 | 4次 | 89% | 优秀 |
二、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严格遵循《中国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建立"双培双带"机制。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人,发展对象通过率100%。新发展的5名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80%,本科以上学历达100%,其中2人获市级技术能手称号。
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照市委组织部制定的38项标准进行整改提升。重点完善"三会一课"电子台账系统,实现会议记录、考勤统计、决议落实的数字化管理。省委组织部调研时特别指出:"该支部的标准化建设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三、作风建设持续深化
建立"四风"问题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等数据进行智能筛查。全年核查异常数据23条,及时纠正偏差4项,节约行政经费12.6万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中获得检查组"制度执行严格,整改措施到位"的高度评价。
创新开展"党员政治体检"活动,设置5大类20项指标,通过自我评估、组织评定、群众测评三维度打分。结果显示,党员队伍整体健康指数达91.6分,较基准线提升7.8%。清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此类量化评估体系可使作风问题发现率提高40%。
四、服务实践彰显担当
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置3-5名党员。全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7件,包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社区养老食堂建设等重点项目。国家统计局民调显示,辖区居民幸福感指数提升至86.7分,创历史新高。
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累计出动238人次,转移群众56户,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对此进行专题报道,称赞"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五、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首创"党员积分制管理",将政治学习、履职尽责、志愿服务等量化为12项指标。全年积分排名前10%的党员中,有3人获得市级表彰。中国社科院党建研究所认为,这种制度"有效破解了党员评价模糊化难题"。
建立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6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形成"资源清单"28项,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次。区域化党建经验被收录进《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汇编》。
综观全年工作,本支部在五个维度取得突破性进展:思想引领实现新提升,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制度创新形成新突破。但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仍存在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年轻党员培养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未来重点加强三个方面:一是构建理论学习效果评估体系,二是建立青年党员成长档案,三是深化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