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_唐山2019新时代好少年读后感

admin132025-04-10 00:15:02

以下是一篇结合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与唐山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事迹的读后感范文,综合了多篇参考素材的精华内容:

以榜样为帆,争做时代新青年

——观《新时代好少年》有感

一、理想与担当:新时代少年的精神坐标

在《新时代好少年》的镜头下,全国各地的优秀少年以行动诠释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深刻内涵。如福建的林峻德,以画笔传递爱心,发起“彩虹基金”为贫困儿童捐赠美术用品,用艺术点亮他人的梦想;重庆的黄郁微自学手语,帮助聋哑伙伴重拾自信,展现了跨越障碍的温情力量。这些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的少年不仅是知识的追求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正如延安的张力文所言:“红色精神需要传承,每一代人都应成为历史的讲述者。”

唐山2019年的“新时代好少年”同样令人动容:

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_唐山2019新时代好少年读后感

  • 杨梓瑄(唐山二中)以围棋为媒,沉着应对挑战,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展现了智慧与坚持的力量;
  • 孙铭泽(雷锋小学)组建“1501爱心小队”,三年如一日参与公益活动,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
  • 冯可欣(丰南实验学校)虽行动受限,却以画笔描绘多彩人生,用艺术对抗命运的不公。
  • 二、美德与创新:唐山少年的时代答卷

    唐山少年的事迹中,我看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创新的交融。张起成(唐山54中)以孝老爱亲感动乡邻,课余时间主动照顾患病家人,用稚嫩肩膀扛起家庭责任;王以恒(唐山惠友中学)痴迷科技创新,发明“智能分类垃圾桶”,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践成果。他们的故事印证了“少年强则国强”的真理——美德是根基,创新是翅膀。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刘翔宇(滦州第三实验小学),他走访革命遗址,宣讲红色故事,将唐山大地震中的英雄精神传递给同龄人。这种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让我想起网页中提到的“新时代少年需心怀家国,以荣明耻”。

    三、自省与践行:从观看到行动的跨越

    观看这些事迹后,我反思自身:是否在舒适中消磨了斗志?是否将“帮助他人”停留在口号?林峻德的变废为宝、邵子衿的卡丁车发明启示我:创造源于生活,奉献始于点滴。我决心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用零花钱资助山区学童,将“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化为具体行动。

    唐山少年的榜样更让我明白,困境不是枷锁,而是成长的阶梯。冯可欣无法奔跑,却以画笔奔跑;颜玉宏身患残疾,却用拐杖丈量知识的殿堂。他们的坚韧让我懂得:真正的强大,是面对逆境时依然选择向上生长。

    四、未来展望:以青春之名书写华章

    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当以这些少年为镜,锚定方向。如网页中所言:“今日的幼苗,终将成为撑起祖国大厦的栋梁。” 作为唐山学子,我愿以刘翔宇的红怀、王以恒的创新精神为指引,在学业中深耕,在实践中突破,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浪潮。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新时代好少年的故事不仅是荧幕上的感动,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传承中创新,在奉献中成长,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引用素材来源

    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_唐山2019新时代好少年读后感

  • 林峻德、黄郁微事迹参考
  • 唐山2019年好少年名单及事迹
  • 观后感结构与论述逻辑借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