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0年开学第一课

admin122025-04-10 00:50:02

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聚焦抗疫精神与时代责任,通过“担当”“团结”“科学”三大篇章展开,为全国青少年呈现了一堂充满力量与感动的教育课。以下是观后感的核心要点及节目内容解析:

一、节目主题与结构

1. 主题内涵

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强调青少年在时代洪流中的责任与担当。节目通过抗疫英雄的亲身经历,传递团结协作、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

2. 篇章划分

2020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0年开学第一课

  • 担当:钟南山院士讲述从非典到新冠的医者使命,提出“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人权”。
  • 团结:张定宇院长回忆武汉抗疫的艰难时刻,展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力量。
  • 科学:陈薇院士分享疫苗研发历程,谢军总师解析北斗卫星在抗疫中的应用。
  • 二、核心人物与故事

    1. 抗疫英雄群像

  • 钟南山:从武汉封城决策到医者初心,诠释“敢医敢言”的担当。
  • 张伯礼:回顾中华民族与疫情斗争的历史,强调中医药的智慧。
  • 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坚守一线,呼吁“珍惜每一刻生命”。
  • 陈薇:“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科研精神,展现中国科学家的坚韧。
  • 2. 平凡中的伟大

  • 方舱医院的高考生付巧与医护人员刘进的“师生情”,体现逆境中的希望。
  • 解放军医疗队“雷霆出征”的冲锋精神,以及社区工作者的默默奉献。
  • 三、观后感写作启示

    1. 思想升华

  • 生命教育:从抗疫故事中理解生命的价值,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榜样力量:以钟南山、张定宇等为标杆,思考如何在平凡中践行责任。
  • 2. 结构建议

  • 引题:简述节目背景与主题,如“钟南山院士开篇的医者誓言令人震撼”。
  • 叙事:选取最触动的片段(如张定宇的渐冻症故事),结合科学抗疫细节(如北斗系统应用)。
  • 反思:联系自身实际,如“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担当意识”。
  • 3. 金句参考

  • “生命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起舞。”(张定宇)
  • “少年的肩头,应担起草长莺飞与家国使命。”(节目寄语)
  • 四、节目创新与社会意义

    1. 形式突破

    首次采用“云课堂”模式,北京、武汉双会场联动,并通过连线展示各地学生的参与。

    2. 教育价值

    将抗疫实践融入思政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观、历史观,强化民族认同感。

    总结

    2020年《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以鲜活的故事诠释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内涵,激励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观后感的写作需紧扣“感动—思考—行动”的逻辑链,将英雄精神内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如需具体案例或更详细的写作框架,可参考网页中的范文(如网页1、11、61)或结合个人经历深化内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