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经典
1. 杜牧《清明》
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此诗以“雨纷纷”渲染凄迷氛围,行人“欲断魂”直抒哀思,后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画面转折,在愁绪中暗藏生机,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
2. 韩翃《寒食》
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借寒食节禁火的习俗,暗讽唐代贵族特权,以“飞花”“柳斜”写春景,末句轻烟缭绕的画面含蓄深沉。
3. 白居易《清明夜》
诗句: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赏析:描绘清明月夜独行的闲适与寂寥,以“暗看花”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意境清幽。
4. 张继《闾门即事》
诗句: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赏析:通过战乱后田园荒芜的对比,揭露民生疾苦,以“新烟”反衬凄凉,含蓄批判时局。
二、宋代名篇
1. 黄庭坚《清明》
诗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赏析:以“桃李笑”与“荒冢愁”对比,抒发生死无常之叹,尾联“贤愚千载知谁是”深化人生虚无的哲思。
2. 吴文英《风入松》
诗句: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赏析:借风雨落花寄托悼亡之情,“愁草”拟人化写哀思,全词缠绵悱恻,被誉为“清明词之冠”。
3. 欧阳修《采桑子》
诗句: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赏析:描绘西湖清明游人如织的盛景,以“满目繁华”反衬个人孤独,隐含物是人非之慨。
4. 程颢《郊行即事》
诗句: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赏析:劝人珍惜春光,在踏青中感悟自然之美,语言明快,体现宋代理学家的豁达。
三、其他朝代佳作
1. 冯延巳(五代)《鹊踏枝·清明》
诗句: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赏析:以“游丝”“落絮”写暮春之景,红杏与骤雨的对照,暗喻人生聚散无常。
2. 王磐(明代)《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诗句: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赏析:描绘清明郊游的欢快场景,语言活泼,展现民间节俗的生机。
四、主题与情感
五、引用扩展
这些诗词或哀婉、或旷达,展现了清明节的多重文化意蕴。如需更完整的诗句列表,可参考网页中的百首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