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双轮驱动,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中锤炼党性。本年度述职述廉报告立足岗位实践,从政治建设、业务创新、廉政教育等多维度进行总结反思,力求以数据为支撑、以案例为佐证,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一、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
在安全生产领域,全年牵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2次,建立“网格化+数字化”监管体系,推动辖区企业标准化建设达标率提升至97%。通过创新“专家会诊+企业互查”模式,排查治理隐患356项,重大风险源管控实现全覆盖,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42%。特别是在第三季度防汛工作中,组织应急演练8场,成功处置地质灾害险情3起,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建立“12345接诉即办”响应机制,全年处理民生诉求1.2万件,响应速度缩短至30分钟以内。推行“微网格”管理模式,将原有23个社区细分为186个微网格,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58支,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5%。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居民议事厅”收集建议278条,协调解决停车位扩建、加装电梯等民生难题。
二、廉洁自律 筑牢防线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年召开专题廉政会议9次,组织警示教育观影活动6场。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清单,针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制定防控措施28项,开展专项审计3次,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个人廉洁建设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主动申报房产、投资等重大事项。全年拒收礼品礼金9次,价值约3.5万元;规范公务接待标准,差旅费用同比下降18%。通过建立“家属助廉”机制,签订《家庭廉洁承诺书》,构筑“八小时外”监督防线。
三、能力提升 学用结合
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完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专题学习12次,撰写心得体会5万余字。参与市委党校“新时代干部能力提升班”,系统学习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前沿理论,将“智慧社区”建设理念转化为3个试点项目。
业务能力培养上,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主导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手册》。通过“导师帮带制”培养年轻干部6名,其中2人获评市级业务标兵。建立“政企学研”合作平台,引入高校专家开展技术指导17次,破解企业环保技改难题。
四、问题剖析 改进方向
现存不足集中体现在: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部门间信息共享率仅为68%;个别惠民政策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群众满意度测评显示服务效率得分85.6分,低于预期目标。
改进路径规划:
重点领域 | 改进措施 | 预期目标 |
---|---|---|
数字治理 | 搭建全域数据中枢平台 | 信息共享率≥90% |
服务效能 | 推行“无感智办”服务模式 | 群众满意度≥95分 |
队伍建设 | 实施“青蓝工程2.0”培养计划 | 专业人才占比提升20% |
五、未来展望 创新发展
2024年将重点推进“三个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构建“大数据+风险预警”体系;从经验管理向标准管理转变,制定民生服务标准化流程30项;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打造“党建+治理+服务”融合示范区。
研究领域拓展方面,计划开展“基层减负增效”课题研究,探索“AI政务助手”应用场景,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治理方案。同步推进廉政教育创新,开发VR廉政教育基地,增强警示教育的沉浸感和实效性。
本年度述职述廉报告既是对过往工作的全面审视,更是面向未来的行动宣言。通过量化指标与质性分析相结合,既彰显了“严”的主基调,又体现了“实”的硬作风。建议建立领导干部履职效能动态评估机制,将数字化转型成效、群众获得感等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的,“要持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这应成为新时代干部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