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谜类(30例)
1. 山上还有山 → 出(谜底分解:山+山=出)
2. 十张口,一颗心 → 思(“十口”+“心”=思)
3. 正字少一横,不作止字猜 → 步(“正”去一横为“止”,但谜底为“步”)
4. 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 雷(“需”取“雨”,“留”取“田”)
5. 综合门市 → 闹(“门”+“市”=闹)
6. 守门员 → 闪(“门”中站“人”)
7. 半青半紫 → 素(“青”上半+“紫”下半)
8. 千里丢一,百里丢一 → 伯(“千”去一为“亻”,“百”去一为“白”)
9. 一月一日非今天 → 明(“月”+“日”=明,非“今”天)
10. 一口吃掉牛尾巴 → 告(“口”+“牛”去尾=告)
二、成语类(20例)
1. 年年岁岁花相似 → 万象更新(象征新旧交替)
2. 千里姻缘一线牵 → 千里相会(比喻缘分深厚)
3. 文武双全 → 斌(“文”+“武”=斌)
4. 电锯开木头 → 当机立断(形容果断)
5. 金钿遍野 → 地黄(谐音“地荒”)
6. 举重比赛 → 斤斤计较(谐音“劲劲计较”)
7. 独自怎生得黑 → 不明不白(形容昏暗)
8. 无底洞 → 深不可测(形容极深)
9. 皇 → 白玉无瑕(拆分“白”+“玉”)
10. 怒不可遏 → 大气(谐音“大器”)
三、自然/动物类(20例)
1.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 兔子(特征描述)
2. 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 → 蚊子(吸血习性)
3. 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一旦遇敌人,作战呱呱叫 → 蛐蛐(斗蟋蟀的习性)
4. 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窜山又越岭,全身都是宝 → 鹿(梅花鹿特征)
5. 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 → 萤火虫(发光特性)
6. 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走,有翅难飞 → 鱼(水生动物特征)
7. 金乌西坠白头看 → 洛阳(“金乌”指太阳,“洛”谐音“落”)
8. 千树万树梨花开 → 雪(比喻雪花如梨花)
9. 乌云遮月不见光,却见地上灯光煌 → 赏花灯(元宵节活动)
10. 白玉盘中裹珍馐,甜香四溢惹人留 → 芝麻汤圆(食品特征)
四、节日相关(20例)
1. 十五月亮当空挂,家中团圆品汤圆 → 宵(“十五夜”为“宵”)
2. 夜半子时合家欢,此物煮熟桌上端 → 元宵(节日食品)
3. 家家迎元宵 → 第二节(“元宵”为农历正月十五,即二月)
4. 白糖梅子真稀奇 → 元宵(谐音“元”+“圆”)
5. 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 → 元宵节(拆解“猿啼”为“元”,“萧声”为“宵”)
6. 婚期定在元宵后 → 喜出望外(“望”指十五,元宵后即“望外”)
7. 春风吹开花千树,细雨洒落点点珠 → 元宵赏灯(节日场景)
8. 炮竹声声庆佳节,团圆饭中它必现 → 汤圆(节日象征)
9. 十五夜晚走马灯,谜底藏在诗词中 → 猜灯谜(文化活动)
10. 月儿弯弯挂天边,元宵灯会人如织 → 夜市(节日景观)
五、生活用品类(10例)
1. 有轿不坐,有马不骑,今天二十九,明日初一 → 日历(日期变化)
2. 左手五个,右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 → 手套(数量逻辑)
3. 中间火山,四边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 → 火锅(食物容器)
4. 站着百分高,躺着十寸长 → 尺(测量工具)
5. 一物三口,有腿无手 → 裤子(衣物特征)
附:部分超难灯谜(10例)
1. 刘邦大笑,刘备大哭 → 翠(拆解“羽卒”,项羽死刘邦笑,关羽死刘备哭)
2. 层云隐去月当头 → 屑(“层”去“云”+“月”=屑)
3. 雾散尽方见足下 → 露(“雾散”剩“路”,与“足”相关)
4. 葱蒜姜皆可治病 → 辛弃疾(谐音“辛”+“弃疾”)
5. 全面整顿 → 大理(“理”意为整理)
如需完整100条或更多谜题,可参考来源:。互动小挑战:您能猜出“一点朱砂头上戴,每逢元宵便出现”(打一饰品)的答案吗?答案:发簪(元宵节女子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