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咬小朋友》安全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表20篇

admin82025-04-14 20:35:04

《不抓咬小朋友》安全教案(小班适用)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抓、咬、打人等行为的危害性,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2.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幼儿友好相处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攻击性行为。

《不抓咬小朋友》安全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表20篇

活动准备

  • 攻击性行为与友好行为的对比图片(如抓人VS分享玩具)。
  • 角色扮演道具(如手偶、玩具)。
  • 动画短片或绘本《不打人,好朋友》。
  •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播放动画短片,展示抓咬行为引发的矛盾,提问:“他们为什么哭了?怎么做才对?”

    2. 讨论与示范

  • 展示图片,引导幼儿分辨“正确行为”与“危险行为”。
  • 通过手偶表演,示范如何用语言表达需求(如“我可以玩这个吗?”)。
  • 3. 角色扮演

  • 分组模拟冲突场景(如争抢玩具),鼓励幼儿用语言解决问题。
  • 4. 总结强化

  • 教师“小手用来握握手,小嘴用来问问题,不打不咬才是好宝宝。”
  • 学唱儿歌《不抓不咬不打架》。
  • 延伸活动

  • 家园共育:发放《幼儿友好行为记录表》,请家长记录孩子在家中的进步。
  •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表20篇(精选主题与设计框架)

    以下为安全教育记录表的主题与内容示例,每篇包含活动名称、目标、准备及要点:

    1. 防火逃生演练

  • 目标:了解火灾逃生方法,模拟逃生过程。
  • 准备:烟雾发生器、湿毛巾、安全路线图。
  • 要点:弯腰捂口鼻、不推挤、听从指挥。
  • 2. 交通安全我知道

  • 目标:认识红绿灯、斑马线,模拟过马路。
  • 准备:交通标志模型、模拟路口场景。
  • 要点:走人行道、不闯红灯。
  • 3. 防抓咬安全教育

  • 目标:引导正确表达情绪,减少攻击行为。
  • 准备:情景图片、手偶剧。
  • 要点:用语言代替动作,寻求老师帮助。
  • 4. 地震避险演练

  • 目标:学习“伏地、遮挡、手抓牢”动作。
  • 准备:地震警报音效、课桌下安全区。
  • 要点:不慌张、保护头部。
  • 5. 食品卫生安全

  • 目标:区分健康与不健康食品,学习洗手步骤。
  • 准备:食品模型、洗手流程图。
  • 要点:不吃过期食品、饭前便后洗手。
  • 6. 防溺水教育

  • 目标:牢记“七不两会”,模拟呼救。
  • 准备:水域安全图片、救生圈道具。
  • 要点:不私自下水、遇险呼救。
  • 7. 防拐骗教育

  • 目标:识别陌生人危险,练习拒绝技巧。
  • 准备:情景视频、角色扮演。
  • 要点:不跟陌生人走、记住家长电话。
  • 8. 心理健康安全

  • 目标:学习表达情绪,缓解焦虑。
  • 准备:情绪卡片、放松音乐。
  • 要点:倾诉感受、深呼吸法。
  • 9. 日常卫生习惯

  • 目标:养成勤洗手、咳嗽捂嘴习惯。
  • 准备:细菌放大图片、儿歌《洗手歌》。
  • 要点:七步洗手法、纸巾使用。
  • 10. 尖锐物品安全

  • 目标:安全使用剪刀、铅笔,避免受伤。
  • 准备:安全剪刀、危险物品图片。
  • 要点:传递时尖端朝下、不奔跑。
  • (其余10篇可扩展为:防雷击、防拥挤踩踏、防异物入口鼻、自然灾害应对、宠物相处安全、用电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防中暑、防冻伤、防校园欺凌等主题。)

    安全教育记录表通用模板

    | 周次 | 日期 | 教育主题 | 主讲人 | 主要内容 | 幼儿反馈 |

    |-||--|||-|

    | 第1周 | 2025-03-01 | 防火逃生 | 张老师 | 模拟逃生路线,学习湿毛巾用法。 | 80%幼儿能规范操作。 |

    | 第2周 | 2025-03-08 | 交通安全 | 李老师 | 认识斑马线,角色扮演“安全过马路”。 | 幼儿积极参与模拟。 |

    参考资料与扩展建议

    1. 教案设计:可参考网页中的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

    2. 记录表优化:采用“1530”模式(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节假日30分钟安全教育)。

    3. 家园协作:通过记录表同步家长,强化家庭安全教育。

    如需完整20篇记录表或具体教案内容,可进一步提供邮箱或接收方式,我将发送详细文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