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咬小朋友》安全教案(小班适用)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抓、咬、打人等行为的危害性,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2.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幼儿友好相处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攻击性行为。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播放动画短片,展示抓咬行为引发的矛盾,提问:“他们为什么哭了?怎么做才对?”
2. 讨论与示范:
3. 角色扮演:
4. 总结强化:
延伸活动
幼儿园安全教育记录表20篇(精选主题与设计框架)
以下为安全教育记录表的主题与内容示例,每篇包含活动名称、目标、准备及要点:
1. 防火逃生演练
2. 交通安全我知道
3. 防抓咬安全教育
4. 地震避险演练
5. 食品卫生安全
6. 防溺水教育
7. 防拐骗教育
8. 心理健康安全
9. 日常卫生习惯
10. 尖锐物品安全
(其余10篇可扩展为:防雷击、防拥挤踩踏、防异物入口鼻、自然灾害应对、宠物相处安全、用电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防中暑、防冻伤、防校园欺凌等主题。)
安全教育记录表通用模板
| 周次 | 日期 | 教育主题 | 主讲人 | 主要内容 | 幼儿反馈 |
|-||--|||-|
| 第1周 | 2025-03-01 | 防火逃生 | 张老师 | 模拟逃生路线,学习湿毛巾用法。 | 80%幼儿能规范操作。 |
| 第2周 | 2025-03-08 | 交通安全 | 李老师 | 认识斑马线,角色扮演“安全过马路”。 | 幼儿积极参与模拟。 |
参考资料与扩展建议
1. 教案设计:可参考网页中的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
2. 记录表优化:采用“1530”模式(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节假日30分钟安全教育)。
3. 家园协作:通过记录表同步家长,强化家庭安全教育。
如需完整20篇记录表或具体教案内容,可进一步提供邮箱或接收方式,我将发送详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