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唐李白 立春的古诗有哪些

admin62025-04-15 12:40:02

一、李白诗中的立春意象

1. 《早春寄王汉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此诗以“寒梅”“东风”“杨柳”等意象描绘早春景象,暗合立春时节的物候变化,展现春意初萌的生机。

2.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风”句以拟人手法写春风的鲜活,既点明季节更替,又暗含思妇的孤寂,意境清丽。

3. 《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东风”象征立春后的和煦之风,垂杨摇曳的动感画面生动呈现春回大地的景象。

4. 《落日忆山中》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东风”与“春归”直接呼应立春节气,传递对自然生机的赞叹。

二、其他唐代诗人的立春名作

1. 杜甫《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通过回忆长安、洛阳的立春习俗(如食春盘),对比漂泊夔州的凄凉,抒发家国之思。

2. 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以“柳色”“水文”的细微变化刻画立春物候,语言清新质朴。

3. 温庭筠《题望苑驿》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通过“弱柳”“杏花”“春雨”等意象,展现立春时节的朦胧美。

4. 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立春》唐李白 立春的古诗有哪些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以“迎气始”点明立春之始,积雪与初春并置,暗含对时序更迭的哲思。

三、立春的文化内涵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常通过诗词表达对春耕的期待、对自然的敬畏,或借景抒怀。例如:

  •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以民俗活动“鞭春牛”入词,寄托对丰收的祈愿。
  •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借立春习俗暗喻家国忧思。
  • 李白虽无直接以“立春”为题的诗,但其笔下对春风、草木、物候的细腻描写,皆可窥见立春的意蕴。若需完整立春主题古诗,可结合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感受不同诗人的春日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