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讲七不讲”是中国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原则,尤其在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具有指导意义。其核心是通过规范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深度和方向,确保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以下是具体内容及内涵分析:
一、“七讲”的具体要求
“七讲”强调在民主生活会中需坚持的正面导向,要求领导干部直面问题、深挖根源,避免形式化和表面化:
1. 既讲下级更讲本级
在分析问题时,不能仅将责任推向下级,而应聚焦本级领导班子和自身的责任,体现“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
2. 既讲集体又讲个人
需区分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避免用集体问题掩盖个人责任,要求具体到人、到事,增强针对性。
3. 不讲虚的就讲实的
批评要具体化,杜绝泛泛而谈。例如,需明确时间、地点、情节、后果等细节,避免“形式主义”的虚话。
4. 讲现象更讲思想
不仅要列举问题表现,还需深挖思想根源,如个人私心、宗旨意识淡薄等,防止问题反弹。
5. 讲思想就讲深的
思想剖析要触及灵魂,不能仅停留在“学习不够”等表面原因,而应反思理想信念是否动摇、是否脱离群众等深层次问题。
6. 讲了自己还讲别人
领导干部需既开展自我批评,又对其他同志提出真诚批评,恢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7. 讲了以前别忘今后
在总结过去问题的需明确整改方向和具体措施,确保民主生活会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七不讲”的负面清单
“七不讲”是民主生活会中需警惕和杜绝的倾向,主要体现为避重就轻、推诿责任:
1. 讲下级不讲本级
将问题归咎于下级部门或分管领域,回避本级领导班子和自身的责任。
2. 讲集体不讲个人
用集体问题掩盖个人失职,或以“共性问题”为借口淡化个人具体错误。
3. 讲虚的不讲实的
用空泛表态代替具体事实,如仅提到“存在官僚主义”但无实际案例支撑。
4. 讲现象不讲思想
只描述问题表象,不反思思想根源,导致整改缺乏针对性。
5. 讲浅的不讲深的
思想剖析浮于表面,如以“认识不足”搪塞,未触及党性修养不足等本质。
6. 讲自己不讲别人
仅作自我批评,不愿对他人提出意见,导致民主生活会沦为“表扬与自我表扬”。
7. 讲以前不讲今后
只谈过去问题,不制定整改计划,使会议流于形式。
三、实践意义与延伸要求
“七讲七不讲”不仅适用于民主生活会,也是领导干部日常作风的重要准则:
1. 强化政治纪律
结合新疆等地斗争经验,要求干部坚决与“两面人”划清界限,严守政治纪律,如不传播错误思想、不搞民族分裂。
2. 践行群众路线
需以陈云“讲真理不讲面子”为榜样,摒弃个人虚荣,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例如在民生工作中优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3. 深化整改落实
对照检查材料中常见的“七个不讲”问题(如不讲政治、不讲纪律、不讲大局等),需通过制定具体整改措施,确保问题不反弹。
四、领导干部的自我提升方向
1. 增强党性修养
坚持“四个意识”,将个人政绩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统一,避免“面子工程”和短期行为。
2. 锻造过硬作风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如陈云“不接不送、不请不到”的朴素作风,树立公仆形象。
3. 推动团结协作
在民族地区尤其需促进民族团结,主动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筑牢社会稳定根基。
总结
“七讲七不讲”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标尺,旨在通过规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深度和方向,推动领导干部直面问题、真抓实干。其实质是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