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全文正版及解释

admin92025-04-17 18:30:02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一、教育与人伦

1.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拼音】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解释】 人生来本性善良,天性相近,但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差异使品性产生差别。

【启示】 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需从小引导向善。

2. 原文

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全文正版及解释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 不教育则善良本性会变坏,教育需专注且持之以恒。

【启示】 教育是立身之本,需严格而持续。

3. 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 孟母三次搬家为孟子创造良好环境,断织劝学以示学习不可中断。

【典故】 体现环境与父母示范对教育的影响。

4. 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 父母仅供养不教育是失职,教师不严格则是懈怠。

【启示】 强调家庭与师长的共同责任。

二、学习与修养

1.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 玉石需雕琢方能成器,人需学习才懂礼仪道理。

【启示】 比喻学习是成才的必经之路。

2. 原文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 黄香九岁为父暖被窝,践行孝道。

【典故】 强调孝道为做人之本。

3. 原文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 孔融四岁让梨,教导尊敬兄长。

【启示】 友爱与谦让是美德的基础。

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全文正版及解释

三、自然与宇宙

1. 原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 “三才”指天、地、人;“三光”为日、月、星辰。

【知识】 古代宇宙观的核心概念。

2. 原文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 四季循环不息,体现自然规律。

【启示】 需顺应自然,理解变化。

3. 原文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 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古代解释万物的抽象概念。

【知识】 源自《周易》,用于哲学与科学。

四、历史与文化

1. 原文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解释】 伏羲、神农、黄帝被尊为“三皇”,象征中华文明起源。

【历史】 追溯上古帝王,强调历史传承。

2. 原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解释】 唐尧、虞舜禅让制,开创太平盛世。

【启示】 推崇德治与贤能政治。

3. 原文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解释】 夏朝开启世袭制,延续四百年后灭亡。

【历史脉络】 简述朝代更迭,培养历史观。

五、全文总结

《三字经》涵盖道德教育、自然常识、历史兴衰等内容,以三字韵文形式便于记忆。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强调教育、孝悌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文中典故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符号。

如需完整全文(约千余字)及更详细注释,可参考《三字经》古籍或权威注本,如网页来源中的版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