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小学_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学过的

admin62025-03-23 04:16:40

一、经典四句诗

1.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解析:用简洁的语言点明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的关联,后两句以“楚江渺渺”反衬屈原的冤屈难以洗刷,情感深沉且易懂。
  • 2.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 解析:描绘端午包粽子、挂艾草的习俗,结尾的“一笑”展现节日轻松氛围,适合小学生理解。
  • 3. 《已酉端午》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解析:通过风雨渲染氛围,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后两句以榴花和陶渊明作对比,富有画面感。
  • 二、五言律诗

    4.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解析:描写端午节皇帝赐衣的恩典,后两句用“细葛”“香罗”形容衣物轻盈,语言细腻。
  • 5. 《同州端午》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 解析:以白发老人的视角,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儿童的天真提问增添趣味性。
  • 三、七言诗选段

    6.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 解析:描写端午节佩戴五彩线和符篆的习俗,语言优美,充满节日气息。
  • 7. 《端午日》唐·殷尧藩

    端午古诗小学_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小学学过的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解析:对比少年与老年的心境,表达对节日习俗的淡然和对平安的祈愿。
  • 四、补充知识

  • 节日习俗: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佩香囊等,古诗中常通过“彩缕”“粽包”“龙舟”等意象体现。
  • 屈原故事:多数古诗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如“万古传闻为屈原”“忠魂一去讵能还”等。
  • 以上古诗多选自小学教材或课外拓展篇目,适合学生诵读和初步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如需更完整的诗词合集或注释,可参考来源网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