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认识:风清气正是干事创业的根基
1. 政治生态的重要性
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干部作风直接关系事业成败,尤其在关键时期(如换届、重大政策落实),必须杜绝“表面文章”“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例如,教师需以德治教、以身作则,干部需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做到“进则担当、退则坦然”。
2. 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
通过党史学习、警示教育等活动,强化理想信念和纪律意识。例如,普陀区纪委监委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公正用权、为民用权;宁夏药检院通过纪律作风提升月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实践路径: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1. 强化制度规范
2. 加强监督与教育
3. 倡导务实作风
三、个人践行:从自身做起,涵养正气
1. 严于律己
坚持“三圈净化”(交往圈、生活圈、工作圈),杜绝利益输送和特权思想。例如,教师需以德立身,公平对待学生;干部需拒绝违规收礼和宴请。
2. 服务意识
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如民政、教育系统干部需深入基层,解决患者、学生、群众的实际困难。
3. 终身学习
持续提升业务能力与政治素养。例如,纪检监察干部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做到依纪依法办案。
四、长效机制:巩固成果,持续优化
1. 文化浸润
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如通过廉洁故事、典型案例弘扬正气,使廉洁成为社会风尚。
2. 动态调整
结合时代需求,探索创新监督方式。例如,普陀区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企”联动监督,增强监督合力。
3. 党建引领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如通过“党建+业务”融合模式,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中的核心作用。
风清气正的环境需要思想、制度、实践的多维联动。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应以身作则,从“小切口”入手,推动“大生态”建设,最终实现“干事有动力、发展有活力、群众有获得感”的良性循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引领”,唯有持之以恒,方能营造出清正廉洁、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