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目标与要求
1. 核心目标
运用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分段介绍物品的特点、用途、使用方法等,做到条理清晰。
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信息,确保内容科学准确。
2. 重点难点
重点:按顺序(如外形→功能→用途)介绍物品,灵活使用说明方法。
难点:避免平铺直叙,通过生动描述和细节展现物品的独特之处。
二、写作步骤与技巧
1. 选择物品,明确特点
可选对象:文具、玩具、水果、家电等(如台灯、草莓、魔方、智能手机)。
观察角度:
外形:颜色、形状、材质(如台灯的“白玉底座”)。
功能:用途、使用方法(如智能手机的“通讯、娱乐、导航”)。
特殊之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如荔枝的“果中之王”称号)。
2. 结构安排
开头:引出物品,点明特点(如“我有一盏亮闪闪的小台灯”)。
中间:分段描述:
外形:用比喻、列数字(如“高约600米,如少女的‘小蛮腰’”)。
功能:结合生活实例(如“魔方的解法需要公式和耐心”)。
用途:说明实际价值(如“草莓富含维生素C,可美容养颜”)。
结尾:表达情感或总结意义(如“小台灯是我的学习伙伴”)。
3. 说明方法应用示例

列数字:“荔枝树高5-10米,果实直径约3厘米”。
举例子:“有一种虎鲸群,能围猎30吨的长须鲸”。
打比方:“鲸喷出的水柱像花园喷泉”。
作比较:“鲸比大象大得多”。
三、范文参考
范文1:台灯
开头:
“我有一盏亮闪闪的小台灯,底座是白玉制成,雕刻着一只好奇的小象,鼻子微微上翘,仿佛在嗅探世界。”
中间:
功能:“两档灯光调节,护眼模式光线柔和如月光。”
细节:“灯罩可作画纸,擦拭时误触开关,台灯突然熄灭,让我发现它的精巧设计。”
结尾:“小台灯陪伴我度过无数夜晚,是我学习路上忠诚的伙伴。”
范文2:荔枝
开头:
“荔枝是‘南国四大果品’之一,红中透黑的外皮下藏着晶莹的果肉。”
中间:
外形:“表皮布满小刺,果核如橄榄球般圆润。”
文化:“‘日啖荔枝三百颗’道尽古人对它的偏爱。”
结尾:“剥开一颗荔枝,酸甜汁水迸发,仿佛品尝千年的诗意。”
四、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
1. 情境导入:用谜语或广告任务(如“帮超市设计商品广告词”)激发兴趣。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物品特点,拟写提纲并分享。
3. 范文分析:对比记叙文与说明文,强调科学性与条理性。
4. 评价标准:
是否分段清晰、说明方法恰当。
语言是否准确生动,资料引用是否合理。
五、常见问题与改进建议
问题1:内容笼统,缺乏细节。
改进:通过观察或查资料补充数据(如“草莓需盐水浸泡后食用”)。
问题2:顺序混乱。
改进:用“外形→功能→用途”或“时间顺序”梳理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说明文写作技巧,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