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管理制度-长护险档案管理制度

admin42025-04-28 21:15:02

长护险档案管理制度是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规范参保人员档案、服务记录、评估资料等信息的全流程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完整且可追溯。以下结合政策要求及实践规范,整理制度要点:

一、档案分类与内容

1. 参保档案

  • 包含参保人基本信息、缴费记录、参保状态等,需与医保系统同步更新。
  • 特殊人群(如失能人员)需补充医疗诊断证明、失能等级评估报告等材料。
  • 2. 服务档案

  • 护理服务计划、服务记录(频次、时长、内容)、护理人员资质证明。
  • 设备使用记录(如租赁设备类型、使用期限等)。
  • 3. 评估档案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长护险档案管理制度

  • 失能等级评估报告、延续护理评估结论、复评记录及核查评估资料。
  • 评估机构资质文件、评估人员资格证明。
  • 4. 财务档案

  • 基金收支明细、理赔审核记录、费用结算凭证。
  • 二、档案管理规范

    1. 信息采集与录入

  • 通过人工或电子化方式采集,需确保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核后上传至信息系统。
  • 动态更新机制:如参保人信息变更、失能状态变化时,需及时更新并保留历史记录。
  • 2. 存储与安全

  • 存储方式:采用加密数据库或专用服务器,定期备份(至少每日一次)。
  • 权限管理:按岗位设置访问权限(如仅限经办人员、审计部门),定期审查权限合理性。
  • 保密措施:敏感信息(如医疗记录)需脱敏处理,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或外传。
  • 3. 保存期限

  • 按法规要求保存,一般参保档案保存至保险关系终止后15年,服务及评估档案保存不少于10年。
  • 三、操作流程

    1. 归档流程

  • 按“一事一档”原则整理,纸质档案需扫描电子化并存档,电子档案需标注生成时间及责任人。
  • 2. 查询与调阅

  • 内部人员需经部门审批后调阅,外部机构(如监管部门)需提供公函并登记用途。
  • 3. 销毁流程

  • 超期档案经鉴定后销毁,销毁记录需由经办人、监督人签字并存档。
  • 四、监督与责任机制

    1. 内部监督

  • 定期抽查档案完整性及合规性,重点检查敏感信息访问日志。
  •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档案泄露、篡改等问题追责。
  • 2. 外部监管

  • 接受医保部门检查,配合审计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数据核查。
  • 违反档案管理规定的机构,可能面临协议中止或解除。
  • 五、配套制度要求

    1. 信息化建设

  • 对接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实现档案数据互联互通。
  • 2. 人员培训

  • 定期开展档案管理法规、信息安全等培训,提升责任意识。
  • 长护险档案管理制度需围绕“分类规范、安全可控、全程留痕”原则,结合《长期护理保险经办规程》及地方政策(如广州市服务管理规定)细化操作细则。重点防范数据泄露风险,确保档案在理赔审核、争议处理等场景中发挥关键凭证作用。

    企业档案管理制度-长护险档案管理制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