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精选的100首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按节日分类整理,涵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既有诗也有词,并标注了出处及引用来源:
一、春节(共20首)
1.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3. 《守岁》·李世民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4.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 《元日感怀》·刘禹锡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6. 《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7. 《检举田家元日》·孟浩然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8. 《元日述怀》·卢照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9. 《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0. 《元日》·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二、元宵节(共15首)
1.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4. 《上元夜》·崔液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 《元夕踏灯》·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6. 《汴京元夕》·李梦阳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7. 《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8. 《京都元夕》·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三、清明节(共12首)
1.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 《郊行即事》·程颢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4.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5. 《清明日与友人游》·来鹄
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
四、端午节(共10首)
1. 《和端午》·张耒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 《乙卯重五诗》·陆游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3. 《端午即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4. 《岳州观竞渡》·张说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5. 《竞渡曲》·刘禹锡
风俗如狂重纵观云委江之湄。
五、七夕节(共15首)
1. 《鹊桥仙》·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 《秋夕》·杜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 《迢迢牵牛星》·佚名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 《行香子·七夕》·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5. 《七夕》·徐凝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六、中秋节(共15首)
1. 《水调歌头》·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十五夜望月》·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4.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5. 《太常引》·辛弃疾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七、重阳节(共13首)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醉花阴》·李清照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 《九日》·文森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其他节日(寒食、冬至、腊八等,共10首)
1.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3.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引用说明与扩展阅读
以上诗词精选自多个来源,部分为节选,完整内容可参考:
若需完整100首列表或具体赏析,可进一步查阅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