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密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一、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1. 完善领导机制
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专人日常抓”的工作格局。
将保密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2. 健全制度体系
修订《保密工作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管理办法》《信息公开审查制度》等7项制度,规范涉密文件流转、网络安全管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等流程。
落实“谁主管谁负责”“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原则,严格执行文件收发、传阅、销毁登记制度。
二、保密宣传教育与培训
1. 常态化教育
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保密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通过例会、专题培训、案例通报等形式强化保密意识。
针对新入职人员、涉密岗位人员开展岗前保密培训,重点强调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泄密风险。
2. 警示教育

定期通报泄密典型案例(如“传图识字”小程序泄密事件),通过反面教材敲响警钟,要求全体人员签署《保密承诺书》。
三、保密管理措施与自查情况
1. 涉密文件与载体管理
涉密文件专人专柜保管,严格执行收发、传阅、清退、销毁流程,确保知悉范围最小化。
对涉密计算机实行物理隔离,设置密码认证,定期检查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情况。
2.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
明确区分涉密网与非涉密网,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及安全审计系统,定期更新设备台账。
开展网络安全自查,对门户网站和政务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确保无违规发布。
3. 重点领域检查
对档案室、财务室、信息中心等要害部门进行每月自查,重点排查计算机病毒、弱口令、文件归档等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 现存问题
部分人员保密意识仍需加强,存在侥幸心理(如通过微信传输内部文件)。
技术防范手段不足,对新型网络攻击的防护能力有限。
2. 整改计划
强化教育培训:每季度组织保密知识测试,针对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开展专项轮训。
推进技术升级:逐步替换国产化办公设备及安可替代软件,从源头减少信息泄露风险。
加强动态监管:引入保密检查工具,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对涉密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五、总结与展望
2024年,本单位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教育、严格管理,实现全年无失泄密事件。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保密工作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技术防护升级和全员责任落实,确保保密工作与业务发展同步提升。
注:以上内容综合多篇保密工作自查报告范例,可根据实际工作调整具体细节。建议结合本单位实际案例补充数据(如培训场次、整改问题数量等),增强报告针对性。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