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案《保护眼睛》(幼儿园教案《保护眼睛》)

admin42025-05-01 10:35:02

以下是为幼儿园设计的健康教案《保护眼睛》,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教学需求,整合多篇优质教案资源,提供可参考的完整框架及核心内容:

一、设计意图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幼儿近视低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通过本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性,了解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并掌握基础护眼方法,从小培养科学用眼的意识和习惯。

二、活动目标

健康教案《保护眼睛》(幼儿园教案《保护眼睛》)

1. 认知目标

  • 认识眼睛的基本结构(如眼球、睫毛、瞳孔等)及功能。
  • 了解近视、红眼病等常见眼疾的成因及危害。
  • 2. 技能目标

  • 学会正确用眼姿势(如“一拳一尺一寸”)和眼保健操。
  • 掌握缓解眼疲劳的方法(如远眺、闭目休息)。
  • 3. 情感目标

  • 萌发爱护眼睛的意识,主动纠正不良用眼习惯。
  • 愿意向家人宣传护眼知识。
  • 三、活动重难点

  • 重点:眼睛的功能及保护方法(如卫生习惯、用眼时间控制)。
  • 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眼睛需长期坚持”,并转化为日常行为。
  • 四、活动准备

    1. 教具材料

  • 眼睛结构模型或图片、护眼知识PPT。
  • 眼罩(体验失去视力的不便)、正确与错误用眼行为图片。
  • 眼保健操教学视频或音乐。
  • 2. 环境布置

  • 张贴护眼宣传画,如“20-20-20法则”(用眼20分钟后看20英尺外20秒)。
  • 五、活动过程

    1.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 谜语
  •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 提问:眼睛有什么作用?没有眼睛会怎样?引导幼儿闭眼体验黑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 2. 认识眼睛结构与功能

  • 互动观察
  • 用镜子观察同伴的眼睛,认识睫毛、瞳孔等结构。

  • 图片讲解
  • 结合模型或PPT,说明眼睛如何帮助我们看书、运动、观察颜色等。

    3. 讨论:伤害眼睛的行为

  • 情景判断
  • 展示图片(如躺着看书、揉眼睛、长时间玩手机),引导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 案例分析
  • 讲述故事《眼镜和鼻梁》(因近视戴眼镜的不便),引发共鸣。

    4. 学习护眼方法

  • 正确用眼习惯
  • 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避免强光或昏暗环境。
  •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岁以上每天≤1小时)。
  • 卫生习惯
  • 不用脏手揉眼,毛巾专人专用。

  • 护眼小游戏
  • “眼球操”:眼球上下左右转动,缓解疲劳。
  • 户外活动:每日≥2小时,自然光预防近视。
  • 5. 实践操作:眼保健操

  • 播放教学视频,分步骤指导幼儿按压太阳穴、睛明穴等。
  • 六、活动延伸

    健康教案《保护眼睛》(幼儿园教案《保护眼睛》)

    1. 家庭任务

  • 与家长共同制定“护眼计划表”,记录每日用眼时间。
  • 拍摄“正确读书姿势”照片分享至班级群。
  • 2. 区角活动

  • 角色扮演“眼科医生”,模拟检查视力。
  • 美工区:制作护眼宣传海报。
  • 七、教学反思

  • 通过体验活动和情景讨论,幼儿能直观理解护眼的重要性,但需持续强化日常行为指导。
  • 可结合更多游戏(如“盲人摸象”)深化体验,或邀请家长参与护眼讲座,形成家园共育。
  • 参考资源

  • PPT与教案模板:详见网页11、63、68提供的课件下载链接。
  • 护眼知识拓展:台湾卫生福利部“爱眼六大守则”、UCLA Health的“20-20-20法则”。
  • 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设计,帮助幼儿将护眼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终身视力健康奠定基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