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上半年总结—支部总结报告

admin42025-05-03 12:00:02

2023年上半年,XX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服务群众等多维度发力,支部在政治功能发挥、党员教育管理、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共开展专题学习活动12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项,党员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2000小时,初步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转化"的立体化党建工作模式。

一、思想引领强根基

支部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创新建立"三学联动"机制(领导干部领学、专家学者导学、党员群众互学)。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建立学分考核制度,党员日均学习积分达45分以上,较去年同期提升20%。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合作开发"新时代党员教育微课程",通过VR技术重现党史重要场景,使理论学习生动性提升40%。

针对青年党员特点,推出"午间30分"微党课,邀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展云端对话。数据显示,这种碎片化学习模式使35岁以下党员参学率从72%提升至93%。正如清华大学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所指出的:"数字化手段正在重构党员教育生态,关键在于实现内容精准供给与形式创新双轮驱动。"

党支

二、组织生活提质效

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建立"四维评价"体系(政治性、参与度、实效性、创新性)。上半年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整改完成率达100%,创新开展"角色互换式"组织生活,让普通党员主持党日活动,激活基层组织活力。如表1所示,通过优化组织生活方式,党员活动参与率显著提升:

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增长率
主题党日参与率85%96%+13%
党课到课率78%91%+17%
建言献策数量23条47条+104%

推行"项目制"组织生活模式,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设立6个专项党小组。其中"智慧养老"党小组研发的社区服务小程序,已覆盖辖区80%老年群体,该案例入选省委组织部创新案例库。

三、服务群众见实效

建立"党员联户"机制,47名党员结对帮扶123户特殊家庭,解决实际问题58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支部牵头成立"改造监督团",推动工程问题整改率从65%提升至92%。创新"问题墙+回音壁"工作法,群众诉求办结时限压缩至72小时内。

疫情期间组建"红色代跑队",累计服务居家隔离群众2300余人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群众对党组织服务评价达4.8分(5分制)。这印证了中央党校教授的观点:"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的能力上。"

四、作风建设树新风

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专项行动,建立党员"政治体检"制度。通过民主评议发现并整改"微官僚主义"问题12项,开展警示教育6场次。创新"清风茶馆"谈话机制,运用非正式沟通化解苗头性问题9起。

实施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将志愿服务、创新贡献等纳入考核体系。数据显示,实行量化考核后,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提升35%。特别是青年党员在数字化治理中发挥技术优势,开发的"党员积分区块链系统"获市级创新奖。

五、制度创新促发展

制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手册》,涵盖5大类32项操作规程。建立"双培养"机制(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上半年发展对象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达60%。推行"党建+项目"责任制,将支部工作与业务考核深度挂钩。

创新建立"党建智库"机制,聘请高校专家、行业领军人物担任顾问。通过"问题征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闭环管理,形成《新时代社区党建创新路径研究》等3篇调研报告,其中2项建议被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计划。

总结来看,上半年工作呈现三大特点:思想建设突出时代性、组织建设强化规范性、服务群众注重实效性。但存在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品牌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下半年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①构建分层分类教育体系,加强年轻党员培养;②打造"智慧党建"云平台,推动组织生活数字化转型;③建立"党建创新孵化器",设立专项激励基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需要我们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