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的精选集锦(包含2020-2025年部分题目及预测题),涵盖全国卷及各省市自主命题,共50个题目,供参考:
一、全国卷作文题目
2024年
1. 全国甲卷:关于“坦诚交流与真正的相遇”,探讨人际沟通中的真实表达与冲突化解。
2. 新课标I卷: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的思辨。
3. 新课标II卷:以航天探索为喻,论述“人类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意义。
2023年
4. 全国甲卷:技术发展下“掌控时间”与“成为时间的仆人”的辩证思考。
5. 全国乙卷:从“吹灭别人的灯”与“百花齐放”谈合作与共赢。
6. 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对个人、民族的影响。
7. 新课标II卷:青少年“需要个人空间”与社会关系的平衡。
2022年
8. 全国甲卷:《红楼梦》匾额题名中的“移用、化用、独创”启示。
9. 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主题,联系双奥之城与国家发展。
10. 新高考I卷: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哲理启示。
11. 新高考II卷:“选择·创造·未来”主题,结合不同行业人物案例。
2021年
12.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主题,探讨时代与青年的责任。
13. 全国乙卷:理想主题,结合“修身、矫思、立义”的古代智慧。
14. 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与强弱转化的辩证关系。
2020年
15. 全国I卷:管仲、鲍叔与齐桓公的历史故事,讨论人才与格局。
16. 全国II卷:“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国际青年演讲主题。
17. 全国III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书信体,反思自我认知。
18. 新高考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辩证关系。
19. 新高考II卷:以地名切入文化记忆的主持词写作(“带你走近_________”)。
二、各省市自主命题
北京卷
20. 2024年(预测):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结合北斗卫星系统案例。
21. 2020年:北斗卫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议论文。
22. 2018年:“新时代新青年”或“绿水青山图”记叙文。
上海卷
23. 2025年(春考):“对已有知识的综合是否算创新”的思辨。
24. 2020年: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的哲学探讨。
25. 2018年:“被需要”心态的价值反思。
浙江卷
26. 2022年:创新驱动与青年成长的启示。
27. 2021年:得与失的“终点、起点、过程”三重理解。
28. 2020年:个人与家庭、社会角色落差的体验。
29. 2019年:作为“生活作家”如何对待“读者”(自我与外界的关系)。
天津卷
30. 2020年:“中国面孔”的多元诠释与时代意义。
31. 2018年:“器”的象征意义(器量、重器等)。
江苏卷
32. 2020年:智能时代信息环绕对个人未来的塑造。
33. 2018年:“语言”的多元形态与文明传承。
三、预测与拓展题目
2025年预测题
34. 全国卷:“心怀‘大家’才能成为‘赢家’”,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5. 社会热点:“敬畏粮食”与可持续发展责任。
36. 科技:人工智能与人类创造力的边界。
其他经典题目
37. 2018年全国I卷:“世纪宝宝”与2035年时光瓶的跨时代对话。
38. 2018年全国II卷:“幸存者偏差”的统计学启示。
39. 2017年浙江卷: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成长观。
40. 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选择与距离。
四、主题分类补充
41. 文化传承:传统技艺的现代生命力(如敦煌壁画、非遗保护)。
42. 科技反思:AI普及下人类创造力的存续。
43. 生态保护:“绿水青山”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44. 青年责任:时代使命与个人价值的融合(如抗疫、航天精神)。
45. 历史启示: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与现代“一带一路”倡议。
46. 哲学思辨:自由意志与命运必然性的对立统一。
47. 社会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与个体发展机会。
48. 个人成长:“安静空间”对青少年沉淀的意义。
49. 国际合作:从抗疫援助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50. 创新驱动: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的探索精神。
以上题目覆盖哲理思辨、社会热点、文化传承、科技等多个维度,可结合具体材料深化立意。如需完整题目解析或范文,可参考来源网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