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作文(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 吴宇的作文)

admin32025-05-05 00:45:02

吴宇

八佰观后感作文(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 吴宇的作文)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电影《八佰》中一位战士的诀别之言。影片以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为背景,展现了“八百壮士”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的悲壮史诗。苏州河两岸,一面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面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深刻体会到“天堂与地狱仅一河之隔”的窒息感。

电影中最震撼的片段,莫过于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铁甲的一幕。面对日军盾阵的围攻,陈树生身绑纵身跃下,高喊“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随后二十余名战士前赴后继,用生命炸开敌人的防线。他们的牺牲不仅是战术选择,更是为了唤醒河对岸麻木的同胞——正如谢晋元所说:“这四百人是种子,要叫醒四万万同胞!”那些曾冷眼旁观的租界民众,最终被战士们的壮举点燃热血,他们推倒铁门、伸出援手,用捐款捐物、传递国旗的举动证明:民族觉醒的星火,终能燎原。

护旗的片段同样令人热泪盈眶。在日军战机扫射下,战士们用身躯托起倒下的旗帜,任凭穿透身体也绝不松手。这面旗帜不仅是国家象征,更是民族精神的图腾。正如影片所言:“旗在,希望就在。”当租界的外国记者目睹这一幕时,不禁感叹:“若国人皆如此,日军何敢?”

影片的镜头语言充满隐喻。一匹白马穿梭于废墟之间,象征不屈的生命力;破碎的望远镜折射出战争的荒诞与残酷。而结局的冲桥撤退,战士们迎着枪林弹雨奔向光明,身后绽放的血雾宛如泣血的杜鹃,诠释了“向死而生”的悲壮。

八佰观后感作文(电影八佰观后感500字 吴宇的作文)

历史课本中寥寥数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在银幕上化作四百多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曾是农民、逃兵、少年,却在绝境中蜕变为英雄。正如鲁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今天的和平,正是无数无名英烈用生命换来的馈赠。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以自强不息告慰英魂——因为“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