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后获赠不死药,其妻嫦娥为保护仙药不被恶徒蓬蒙夺走,情急吞药飞升月宫。后羿思念妻子,于八月十五摆香案祭月,民间由此形成中秋拜月习俗。
2. 吴刚伐桂
吴刚因学仙犯错被贬月宫,受命砍伐五百丈高的桂树。然而桂树随砍随合,吴刚永无休止地劳作,成为月宫永恒的象征。
3. 玉兔捣药
月宫中的玉兔洁白如玉,手持玉杵捣制长生不老药。传说其原是随嫦娥升天的白兔,或为救百姓瘟疫下凡的仙兔,最终成为月亮代名词。
4. 月饼起义
元末朱元璋联合抗元,军师刘伯温将“八月十五起义”纸条藏入月饼传递消息。起义成功后,月饼成为中秋习俗,寓意团圆与胜利。
5. 玄宗游月
唐玄宗中秋夜随道士游月宫,听闻仙乐《霓裳羽衣曲》,回人间后凭记忆谱成此曲,成为中秋赏月与音乐结合的佳话。
6. 貂蝉拜月
三国时貂蝉于月下祈愿,闭月容颜令明月羞隐云后。后世以“闭月”形容女子美貌,中秋拜月也融入了对美的向往。
7. 玉兔救人
古时瘟疫横行,嫦娥派玉兔下凡捣药治病。玉兔奔波一夜治愈百姓,因疲惫显形,人们供奉“兔儿爷”以感恩。
其他故事:如“无盐拜月”(丑女因品德受封皇后)、“高祖敬月”(李渊分饼庆捷)等,亦为中秋文化添彩。以上传说融合神话、历史与民俗,体现了中秋团圆、祈福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