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诗词中的母爱颂歌
1.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以缝衣细节刻画出母亲对远行游子的牵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千古绝唱,道尽母爱的无私与难以回报的愧疚。
2. 《别老母》·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风雪夜中母子离别场景,凸显“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锥心之痛。
3. 《十五》·王安石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以杜鹃啼鸣象征母亲跨越时空的牵挂,寥寥数语道尽游子与母亲的思念共鸣。
4. 《墨萱图》·王冕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萱草(忘忧草)喻母,游子漂泊中愧疚于疏于尽孝,情感深沉。
5. 《思母》·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以芦花凋零暗喻母亲离世,追忆昔日典衣奉母的往事,悲怆动人。
二、现代诗歌中的母爱抒怀
1. 《妈妈的爱》·佚名
“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汪国真的诗句以自然意象对比母爱的广博,直击人心。
2. 《纸船》·冰心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以叠纸船寄寓对母亲的思念,哀婉中蕴含永恒依恋。
3. 《妈妈打手机》·李少君
“妈妈又说:没什么事,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胖……我立马掐掉手机,两行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通过日常通话场景展现母亲的絮叨与牵挂,平凡中见深情。
4. 《母亲》·树才
“一双眼睛在天上,善良,质朴,噙满忧伤!孩子,哭泣吧,要为哭泣而坚强!”
以超现实意象将母爱升华为守护星辰,悲痛与力量交织。
三、诗句摘录(古今对照)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孟郊《游子》)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李商隐《送母回乡》)
“母亲的心永远年轻,为子为女,操劳一生。”(《母颂》)
“母亲的柴火灶,是记忆里最温暖的图腾。”(晓弦《母亲的柴火灶》)
四、延伸阅读建议
这些诗句跨越时空,以不同的笔触诠释母爱的伟大与永恒。如需具体诗篇全文或解析,可参考来源网页进一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