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心得体会

admin22025-08-03 13:05:03

1. 理论学习表面化,学用结合不紧密

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存在“为学而学”现象,理论学习停留在读文件、记笔记层面,未能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例如,基层单位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时,存在机械对标、缺乏具体转化措施的问题,导致理论学习成果难以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效。

2. 形式主义倾向突出,教育成效不足

部分单位在主题教育中追求“台账完善”“活动形式新颖”,但忽视了对党员干部思想根源的触动。如民主生活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表面,典型案例剖析不深入,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削弱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3. 基层落实存在“温差”,理论武装覆盖不全

青年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的理论学习存在“盲区”,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吸引力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未能结合党员特点制定分层分类学习计划,导致理论武装覆盖不全面、效果参差不齐。

4. 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需强化

部分单位对新媒体平台、讲座论坛等舆论阵地的监管不够严格,存在内容审核把关不严、思想动态监测不及时等问题,可能导致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风险。

5. 创新能力不足,理论转化手段单一

在理论宣讲和实践中,部分单位仍依赖传统方式(如集中授课、文件传达),缺乏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数字平台等创新载体的能力,难以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造力。

二、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心得体会

1. 以系统思维深化理论武装

需构建“学思践悟”闭环机制,将理论学习与调研、整改、实践结合。例如,通过“领导班子读书班”“一线调研研讨”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并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举措。

2.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学用结合

理论学习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例如,通过“民生事项清单”“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等机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市容整治、交通秩序等实际问题。

3. 创新载体与方法,增强教育吸引力

可借鉴“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攻关项目”“精品党课”等经验,利用数字化平台(如“学习强国”)和沉浸式教育场景(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理论学习的互动性和感染力。

4. 强化制度保障,压实责任链条

通过“一把手”领学、理论学习督查通报、“政治体检”等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将理论学习成效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确保压力传导到位。

5. 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作风建设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和典型案例警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例如,通过“廉政电影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活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落实党的创新理论需避免“空对空”,关键在于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效,以群众满意度衡量工作实效。党员干部应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理论学习的“高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温度”,在破解难题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