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竞赛动员的核心要素
1. 组织架构与目标设定
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工会、项目管理团队联合组建竞赛委员会,明确责任分工(如中铁十一局五公司成立工会牵头的小组)。
细化任务节点:将施工进度、产值目标分解为阶段性任务,例如“大干100天”“百日攻坚”等。
考核与奖惩机制:通过“赛进度、赛安全、赛质量、赛效益”四维考核,结合物质奖励(奖金、证书)与精神激励(评优评先)。
2. 竞赛内容设计
工程质量与安全: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推广智能安全帽等设备。
技术创新与技能提升:组织技能比武(如物资设备操作、测量)、推广“五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并通过劳模工作室引领技术攻关。
绿色施工与团队协作:将节能减排、文明施工纳入竞赛指标,强化班组协作和劳务管理。
3. 宣传与动员策略
分层动员会:通过现场会、视频会等形式覆盖全员,如中建四局第四公司召开线上线下结合的动员会。
典型案例宣传:利用媒体(工人日报、央广网)报道先进人物事迹,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文化赋能: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如中铁十一局五公司通过文艺巡演激励一线员工。
二、典型案例与实施亮点
1. 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大干二季度”竞赛
技能比武:在盘兴铁路项目组织物资设备专项技能竞赛,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职工技能。
安全创新:重庆轨道15号线项目首创“安全积分超市”,鼓励员工举报违规作业,探索群众性安全监督新路径。
2. 青海省2025年重点工程劳动竞赛
授旗仪式:为“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授旗,强化责任使命感。
生态与科技结合: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将绿色施工与智慧工程结合,打造全国标杆。
3. 青岛“振超杯”劳动竞赛
规模覆盖:2025年计划开展3000余项竞赛,发动150万人次参与,涵盖重点工程、职业技能等赛道。
产业联动:围绕“10+1”产业体系设计竞赛内容,促进项目招引与落地。
三、实施劳动竞赛的注意事项
1. 风险防控:强化过程督导,通过安全培训、应急预案演练降低施工风险(如西渝高铁项目引入智能安全帽)。
2. 精细化管理:推进施工标准化,优化资源配置(如杭温项目倒排工期、平行作业)。
3. 成果转化:将竞赛中形成的创新成果(如《隧道初支平整度整修装置》)推广至其他项目。
劳动竞赛动员需紧扣目标导向、全员参与、创新驱动、安全优先四大原则,通过科学组织、多元激励和典型示范,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际执行中可参考上述案例的亮点设计,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差异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