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作者:安徒生
寒冷的大年夜
天冷极了,雪花像鹅毛一样飘落,街道笼罩在暮色中。一个赤脚的小女孩缩着身子走在路上,她的金发落满雪花,旧围裙里兜着火柴,手里攥着几根。她出门时穿着妈妈的拖鞋,但过马路时被马车吓得跑丢了——一只找不回来,另一只被男孩抢走当玩具。
饥饿与寒冷
一整天,没人买她的火柴。她饿得发晕,烤鹅的香味从街边窗户飘来,可她的口袋里连一个铜板都没有。寒风刺骨,她蜷缩在两栋房子的墙角,脚冻得发紫。想到回家会挨打,她更不敢动弹——家里和街上一样冷,破屋顶漏风,爸爸的拳头比寒风更可怕。
火柴里的幻象
她颤抖着擦亮第一根火柴,火焰像小蜡烛般温暖。她仿佛看见铜脚火炉,可刚想取暖,火柴灭了,只剩灰烬。第二根火柴照亮了墙,透过薄纱般的幻影,她看到烤鹅背着刀叉向她走来,却在火光熄灭时消失。
第三根火柴点燃后,巨大的圣诞树出现了,树枝挂满蜡烛和彩画,像星星般升上天空。一颗星星坠落,她想起奶奶的话:“星星落下,就有人去上帝那里了。”
最后的愿望
第四根火柴擦亮时,奶奶出现了!小女孩哭着恳求:“带我走吧!”为了留住奶奶,她点燃所有火柴。火光中,奶奶抱起她飞向天空,那里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温暖的结局
第二天,人们发现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嘴角带着微笑,手里攥着烧焦的火柴。谁也不知道,她曾跟着奶奶飞向新年最幸福的黎明。
故事寓意
这个故事用梦幻的笔触描绘了贫困中的希望与温暖,引导孩子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传递“善良与爱能超越苦难”的信念。家长可以结合故事中的细节(如火柴象征的希望、烤鹅对比现实的饥饿)与孩子探讨共情与珍惜的意义。
如果需要更多改编版本(如幸福结局),可参考网页44中“新编故事”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