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实施概况
1. 任务完成情况
各地区通过动态监测和分类改造,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例如,宣州区2023年计划改造53户,实际完成129户(含动态新增76户),发放补助资金141.8万元;广德市2024年完成175户改造,拨付补助454.9万元。
分类改造:C级危房以加固维修为主,D级危房则优先拆除重建。
2. 资金管理
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发放,部分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如广德市新建户均3.5万元,修缮加固户均1.2万元)。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
1. 精准对象认定
通过“户申请→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榜公示”流程,确保优先覆盖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联合民政、乡村振兴局比对数据,确保对象合规。
2. 技术保障
组织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提升施工质量管控能力。
推广标准化施工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技术细则。
3. 动态监测与整合资源
建立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改造一户。
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提升改造效率。
三、问题与建议
1. 资金使用效率
部分资金下达较晚,导致使用率低。建议优化资金拨付流程。
2. 特殊群体矛盾
分散供养五保户改造与集中供养政策冲突,建议优先引导入住敬老院。
3. 自筹能力不足
贫困户自筹困难,需提高补助标准或引入社会帮扶。
危房加固维修施工方案要点

一、前期准备与鉴定
1. 危房鉴定
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明确C级(局部危险)和D级(整体危险)等级。
2. 现场勘查
收集房屋结构资料,评估地基沉降、墙体裂缝、构件腐蚀等问题。
二、加固技术措施
1. 地基与基础处理
不均匀沉降采用生石灰挤密桩、压力注浆或扩大基底面积。
增设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提升整体稳定性。
2. 墙体加固
砖/砌块墙:水泥砂浆面层、配筋砂浆带或增设扶壁柱。
生土墙:内嵌构造柱、护面处理或填塞孔洞。
3. 木结构加固
木柱增设柱脚石,腐朽构件采用环箍、扁铁或更换。
榫卯节点破损时加强连接或落架大修。
4. 混凝土结构修复
裂缝采用压力灌浆,承载力不足时增加截面或碳纤维布补强。
三、施工管理要求
1. 材料与工艺
混凝土强度≥C20,砌筑砂浆≥M5,禁用空斗砖墙承重。
优先选用阻燃材料(如树脂瓦屋面)。
2. 安全与验收
施工前签订协议,明确技术要点与责任。
验收时重点检查抗震构造(如圈梁、构造柱)和防水处理。
3. 风貌管控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一外观设计,同步实施厕改厨改。
四、典型案例与教训
1. 哈尔滨私拆承重墙事件
违规拆除导致整栋楼开裂,需强化装修监管与法律追责。
2. 北京大保吉巷改造
阻燃改造+定制燃气柜+24小时巡护,实现安全与宜居性提升。
危房改造需统筹政策、资金与技术,加固维修应遵循“安全优先、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动态监测与工匠培训保障质量。施工方案需严格参照技术导则,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