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认识“融、伐、煤”等生字,会写“冷、离”等字,理解“融化、伐木”等词语含义。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四次对话的情节发展,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勾画关键词句,体会角色心理变化,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学习通过对话推进故事的写作手法,尝试续编或改编童话片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鸟与树之间真挚的友情,懂得“信守诺言”的重要性。
初步建立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体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角色对话理解情节发展,体会小鸟的执着与树的命运。
难点:理解两次“看”字的深层含义及童话传达的环保与诚信主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梳理情节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朋友》或展示大树与鸟的图片,提问:“如果树消失了,小鸟会怎样?”引出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生字词,教师指导重点字词(如“伐木人”“煤油灯”)。
填写表格概括内容:
时间 事件
────────────────
去年 鸟儿与树约定明年再见
今年春天 鸟儿寻树→问树根→问门→问女孩→找到灯火
3. 角色对话,初探情感
勾画小鸟的四次询问(树根、门、女孩),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鸟的焦急与执着。
第二课时:深入研读,感悟主题
1. 聚焦关键句,体会情感
重点句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讨论:两个“看”字蕴含的情感(第一次是震惊与确认,第二次是告别与怀念)。
重点句2:“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想象补白:鸟儿可能对灯火说什么?引导学生写一段心理独白。
2. 主题升华,多元讨论
问题链:
为什么小鸟一定要找到树?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伐木人砍树的行为对吗?我们该如何保护树木?
价值观引导:联系生活,分享“信守承诺”或“环保行动”的例子。
3. 拓展活动,创意表达
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鸟儿再次飞回,会发生什么?
角色扮演:小组分饰小鸟、树根、门等角色,表演并评价。
四、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守诺言 → 小鸟:追问、歌唱
重情谊 → 树→火柴→灯火
护环境 → 反思伐木与自然
五、作业设计
1. 基础:抄写生字词,用“必须”“融化”造句。
2. 拓展:写一封信给伐木人,劝说他停止砍树。
3. 选做:阅读新美南吉的其他童话(如《小狐狸买手套》)。
六、教学反思
成功点: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补白想象,学生能深入体会角感。
改进点:可增加环保主题的视频或图片,强化直观感受。
此设计融合了朗读训练、思辨讨论与创作表达,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兼顾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