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是清代学者蘅塘退士(孙洙)于1765年编选的唐诗选集,共收录77位唐代诗人的311首经典作品,按体裁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类别。以下是其核心内容及代表作品:
一、编选背景与意义
1. 编选目的
孙洙以“择其尤要者”为原则,旨在取代当时流传的《千家诗》,精选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作为家塾启蒙教材。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宗旨影响深远。
2. 诗人收录
二、体裁分类与代表作品
1. 五言绝句(29首)
2. 七言绝句(51首)
3. 五言律诗(33首)
4. 七言古诗与乐府
三、经典名篇选录
以下为部分广为传诵的作品(按诗人分类):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影响与扩展资源
1. 文化地位
《唐诗三百首》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最佳入门书”,对后世文学教育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来源。
2. 现代版本与工具
如需完整诗单或具体诗作解析,可参考《唐诗三百首》原书或上述在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