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字)
开头:引出发现主题
“妈妈,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线呀?”上周日,我在小区花坛边观察蜗牛时,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于是,我决定当一回“小科学家”,揭开这个秘密。
中间:描述观察与实验过程
发现过程:
我蹲在花坛旁,用树叶轻轻碰了碰蜗牛的触角,它立刻缩回壳里。过了一分钟,它又慢悠悠地探出脑袋,背着“小房子”往前爬。我发现它经过的石头上留下了一条银色的痕迹,像一条会发光的丝带!我赶紧用放大镜凑近看,发现这些黏液是从蜗牛腹部一个针尖大的小孔里流出来的。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黏液的作用,我做了个小实验:把蜗牛放在粗糙的树皮和光滑的玻璃上。结果发现,蜗牛在玻璃上爬得更稳,黏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爸爸告诉我,这是蜗牛的“足腺”分泌的黏液,既能保护柔软的腹部不被划伤,又能像“润滑剂”一样帮助爬行。
结尾:表达开心与感悟
我激动得手舞足蹈,赶紧把发现记在观察本上,还画了一只背着“黏液背包”的蜗牛。原来,大自然藏着这么多神奇的秘密!这次发现让我明白:只要用心观察,平凡的小事也能变成惊喜。回家的路上,我哼着歌儿,连风里都带着甜味儿——当“小科学家”的感觉,真好!
写作技巧参考:
1. 细节描写:用“放大镜观察黏液”“树叶碰触角”等动作体现探索过程(参考网页1、网页28的观察方法)。
2. 比喻手法:将黏液比作“丝带”“润滑剂”,生动形象(参考网页67的比喻技巧)。
3. 情感递进:从好奇到实验验证,最后用“风里带着甜味儿”呼应开心心情(参考网页60的美好一天结构)。
(全文约350字)
小贴士:四年级作文要注重“观察+感受”,像侦探一样记录细节,再融入自己的心情变化,就能让“发现”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