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区冲突与人道危机持续发酵
2025年3月下旬,缅甸发生的7.7级强震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截至3月30日,缅甸军确认地震已造成1644人死亡,曼德勒等城市出现大规模建筑倒塌,伊洛瓦底江上的阿瓦桥断裂。这场灾难不仅引发缅甸反武装宣布两周停火,更凸显脆弱地区在复合型危机中的困境。
受灾区域 | 伤亡人数 | 关键基础设施损毁 |
---|---|---|
曼德勒市 | 732人受伤 | 瑞萨延佛塔倒塌 |
曼谷市 | 117人失踪 | 在建30层高楼垮塌 |
内比都 | 144人死亡 | 医院急诊室簷篷坍塌 |
中东局势同样持续恶化。以色列重启加沙军事行动导致单日470人死亡,欧盟紧急峰会呼吁停火的声明与伊朗对美以的强烈谴责形成鲜明对比。分析显示,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与加沙冲突存在战略联动,地区代理人战争模式加速形成。
二、大国资源博弈升级
美乌矿产协议草案的曝光揭示地缘经济争夺新维度。根据路透社披露,新协议要求乌克兰将所有自然资源开发收益转入美方主导的联合基金,用于偿还2022年以来的援助本息,年利率达4%。这相较于首版协议有三重升级:
- 覆盖范围从稀有金属扩展到石油、天然气等全品类资源
- 管理权由美方占据基金董事会3/5席位
- 偿付优先级超越国家重建需求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态变化耐人寻味,从"不承认军事援助为债务"到同意提交议会审议,反映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的战略困境。俄罗斯问题专家吴大辉指出,该协议若实施将实质性改变黑海地区权力结构,可能引发俄罗斯更强烈的反制。
三、俄美战略互动新动向
沙特利雅得成为大国博弈新舞台。3月24日启动的美俄谈判聚焦黑海航运安全,普京接受特朗普提议的会谈框架,同时赠送肖像画传递私人外交信号。这种"对抗中合作"的模式体现在三个层面:
- 能源安全:俄方完成350纳米光刻机研发,试图突破芯片制裁
- 区域稳定:双方就乌克兰粮食出口走廊达成临时谅解
- 技术竞争:美方关注俄钻探技术人才薪酬水平超硅谷程序员
值得关注的是,美空军T-38教练机与达美客机的空中险情发生在谈判期间,这种"非接触式摩擦"暴露出大国博弈的复杂性与不可控风险。
四、非传统安全挑战加剧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多重冲击测试。缅甸地震暴露基建薄弱国家在防灾体系上的致命缺陷,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