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认“烘、卧、剩、裂”等14个生字,会写“讨、厌、孤、笆”等8个生字,理解“暖烘烘”“孤单”“讥笑”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段阅读、角色扮演、图文结合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人物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善待他人、尊重差异,正确认识自我,体会丑小鸭面对逆境时的坚持与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丑小鸭的遭遇及成长历程。
难点:感悟童话的深层寓意,理解“美与丑”“逆境与成长”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丑小鸭出生、受欺、蜕变等场景的动画或图片。
生字卡片:重点字词及拼音卡片。
情境道具:角色头饰(鸭妈妈、丑小鸭、天鹅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识字学词
1. 情境导入(5分钟)
播放蛋壳破裂声及丑小鸭出生动画,提问:“这只小鸭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丑小鸭的外貌,揭示课题。
简介安徒生生平,强调其“逆境成才”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生字词,同桌互查读音。
分段朗读,教师正音,重点指导长句停顿(如“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它”)。
3. 集中识字,趣味巩固(15分钟)
字理识字:用图片或字形演变讲解“卧”“烘”等字(如“卧”像人趴着休息)。
游戏互动:
“生字果篮”:将生字分四季归类,学生认读后“摘果子”。
“拼音小帽找主人”:配对生字与拼音卡片。
4. 指导书写(10分钟)
重点指导“讨、厌”等字的结构和笔顺,强调左右结构的避让规则。
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1. 回顾导入(3分钟)
复习生字词,提问:“丑小鸭经历了哪些季节的变化?”。
2. 精读课文,分析形象(20分钟)
丑小鸭的“丑”与“美”:
对比描写外貌的句子(如“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与“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体会叠词的作用。
遭遇与成长:
分组讨论:丑小鸭在农场、芦苇丛、冰面等地的遭遇,圈画“欺负、讥笑、冻僵”等关键词,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情感体验:提问“如果你是丑小鸭,会怎么想?”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孤独与坚强。
3. 深化主题,感悟寓意(10分钟)
关键句品析: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鸭场也没关系。”联系安徒生经历,理解“内在品质决定命运”。
讨论升华:现实中有没有“丑小鸭”?如何对待身边与众不同的人?
4. 拓展延伸(7分钟)
配乐朗读:播放《天鹅湖》音乐,学生朗读丑小鸭蜕变的段落,感受语言之美。
创编故事:想象“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回到农场”,续编对话。
五、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抄写生字词,用“暖烘烘”“羡慕”造句。
2. 实践作业:与家人分享故事,制作“善待他人”主题手抄报。
3. 选做作业:观看动画《丑小鸭》,对比与课文的异同。
六、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丑:毛灰灰、嘴大大、身瘦瘦
美:羽毛雪白、脖子修长
经历:嘲笑→逃离→坚持→蜕变
启示:善待他人,永不放弃
七、教学反思
成功点: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互动,学生能深入体会人物情感,课堂参与度高。
改进点:部分学生续编故事时缺乏细节,需加强想象力训练。
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整合自网页1、11、17、34、44等,涵盖识字、朗读、情感教育等环节,兼顾知识性与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