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类别

admin12025-07-02 10:30:02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及相关地方政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类别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涵盖国家统一要求和地方细化措施:

一、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国家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核心,具体内容包括:

1. 思想政治与师德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确保教育方向正确。

2. 专业知识更新与扩展:结合学科发展动态,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3.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应用(如信息技术2.0工程)、课程改革及创新教学方法。

4. 教育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教学反思,提升科研能力。

5. 技能训练与人文素养:涉及教学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科技及人文社科知识。

二、继续教育类别

分为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两大类:

(一)非学历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类别

1. 新任教师培训

  • 对象:试用期内的新入职教师。
  • 要求: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内容聚焦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 2. 教师岗位培训

  • 周期:每5年为一个周期,累计不少于240学时(如深圳要求每学年完成90学时,含专业科目42学时)。
  • 形式:包括集中培训、校本研修、教研活动等。
  • 3. 骨干教师培训

  • 目标: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及提升现有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
  • 地方案例:如深圳市通过名师工作室认定学分,主持人可获42学分/年。
  • (二)学历教育

  • 对象: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通过在职或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 学分认定:如深圳市规定在职学历教育完成年度课程可折算专业科目42学分,获得学位可额外加分。
  • 三、地方实施特色

    1. 学时与学分转换

  • 广州、深圳等地将学时转换为学分管理,如公需科目30学时(30学分),专业科目42学时,校本研修18学时。
  • 转换学分来源多样,包括教科研成果(课题、论文)、竞赛获奖、实践实习等。
  • 2. 培训形式创新

  • 混合研修:线上线下结合,如网络课程、寒暑假研修(自动计入专业科目学时)。
  • 校本研修:学校组织活动需提交计划及佐证材料,合格者录入系统。
  • 四、考核与激励

  • 考核要求:继续教育学时/学分作为职称评聘、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及评优的必要条件。
  • 激励机制:对成绩优异者表彰,未达标者需整改或接受批评。
  • 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实施细则(如深圳的学分转换细则或广州的学时验证流程),可参考各地方教育部门发布的通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