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能作为教师代表在此发言,我倍感荣幸。值此第XX个教师节之际,请允许我向所有躬耕于教育事业的同仁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一、教育是“良心活”:初心如磐,以爱为舟
从教十余载,我始终坚信“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记得刚入职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反复修改教案到深夜;为了帮助学困生,周末主动到校辅导。这些看似平凡的付出,只因心中那份“要对得起每一双求知的眼睛”的责任感。正如前辈所言:“教师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浇灌未来的甘露。”
二、教育是“细心活”:因材施教,静待花开
面对差异化的学生,我学会了“俯身倾听”与“精准滴灌”。曾有位学生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我通过每周一次的心理沟通和分层作业设计,帮助他重拾信心。教育不是“填鸭式”的输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唤醒。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关注点应落在学生的思维上,而非答案上。”
三、教育是“苦心活”:教研相长,行稳致远
从普通教师到学科带头人,我深知成长离不开“教”与“研”的双向奔赴。疫情期间,我带领团队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包,获评市级优秀案例;参与省级课题研究时,连续三个月通宵打磨数据。教育者的金饭碗,是用无数个深夜的灯光和案头的笔耕不辍铸就的。
四、教育是“暖心活”:双向奔赴,成就幸福
每当毕业的学生寄来明信片,写着“老师,您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份感动让我坚信:教育是生命的彼此照亮。去年教师节,一位家长送来手绘的感谢卡,上面画着我和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笑脸。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前行的动力。
展望未来,步履铿锵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将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1. 做终身学习者——深耕学科前沿,探索“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
2. 做创新实践者——运用AI技术赋能个性化教学;
3. 做团队协作者——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4. 做乡村教育守望者——积极参与送教下乡,为教育均衡贡献力量。
愿我们都能如红烛般燃烧自己,以匠心守护初心;如春雨般润物无声,以情怀书写担当。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培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的时代新人而奋斗!
再次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桃李满园!谢谢!
结构亮点解析
1. 情感共鸣:通过真实案例(学困生转化、家长感谢卡)引发共情;
2. 理论支撑:引用教育家名言,结合“四有教师”标准提升深度;
3. 逻辑清晰:以“四心”串联教育内核,层层递进;
4. 时代元素:融入AI教学、教育均衡等热点,体现前瞻性。
可根据具体身份(新教师/骨干教师/管理者)调整案例和重点,建议加入1-2个具体教学成果数据(如“所带班级成绩提升率”“课题获奖情况”)增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