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原文、朝花夕拾十篇内容概括

admin12025-07-08 12:15:02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10篇散文及1篇《小引》、1篇《后记》。原文可通过以下途径阅读:

1. 完整书籍:纸质版或电子版书籍,如《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全文。

2. 网络资源

朝花夕拾原文、朝花夕拾十篇内容概括

  • 维基文库提供部分原文(如《小引》《狗·猫·鼠》等)。
  • 部分网站(如网页15)摘录了《小引》《狗·猫·鼠》等篇章的片段。
  • 二、《朝花夕拾》十篇内容概括

    1. 《狗·猫·鼠》

  • 主题:借对猫的批判讽刺虚伪的“正人君子”。
  • 内容:列举猫的四大“罪行”(玩弄猎物、媚态、扰人、误食隐鼠),实则影射现实中欺压弱者、表里不一的人。以童年救隐鼠的经历表达对弱者的同情。
  • 2. 《阿长与〈山海经〉》

  • 主题:怀念保姆长妈妈的善良与关爱。
  • 内容:回忆长妈妈的迷信与繁琐礼节,但更感激她为“我”买来《山海经》,展现底层劳动妇女的质朴与温情。
  • 3. 《二十四孝图》

  • 主题: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 内容:通过批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指出孝道对人性的扭曲,尤其对儿童心灵的摧残。
  • 4. 《五猖会》

  • 主题: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 内容:描述儿时盼看庙会的兴奋,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揭露强制教育的荒谬性。
  • 5. 《无常》

  • 主题:借鬼讽人,讽刺现实中的伪善者。
  • 内容:描绘阴间“无常鬼”的人情味(因同情母亲放儿子还阳),对比人间“正人君子”的冷酷。
  •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主题:童年自由与教育束缚的冲突。
  • 内容:百草园的趣味生活(捉虫、听故事)与私塾教育的枯燥(死记硬背)形成对比,呼吁尊重儿童天性。
  • 7. 《父亲的病》

  • 主题:揭露庸医害人与封建迷信。
  • 内容:回忆父亲病重时,庸医以“原配蟋蟀”等荒诞药方敛财,最终延误病情,表达对传统医学的反思。
  • 8. 《琐记》

  • 主题:探索新知的艰难与洋务教育的弊端。
  • 内容:记录离开家乡赴南京求学的经历,揭露江南水师学堂的腐败,以及接触《天演论》后对进化论的向往。
  • 9. 《藤野先生》

  • 主题:赞颂跨越国界的师恩与学术精神。
  • 内容:回忆日本留学时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与平等态度,尤其是修改解剖图的细节,表达对其人格的敬仰。
  • 10. 《范爱农》

  • 主题:悼念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与友人悲剧。
  • 内容:追叙范爱农从革命热情到被排挤迫害的遭遇,揭露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表达对旧社会的失望。
  • 三、延伸阅读建议

  • 艺术特色:鲁迅融合抒情、叙事与议论,语言幽默犀利,如《无常》中鬼的“人情味”与人的“无情”对比。
  • 人物形象: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角色体现鲁迅对底层与知识分子的复杂情感。
  • 如需更完整原文或详细分析,可参考《鲁迅全集》或维基文库资源。

    朝花夕拾原文、朝花夕拾十篇内容概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