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观后感800字(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

admin32025-07-10 07:00:02

在2025年伊始,一部名为《榜样9》的专题纪录片以燎原之势点燃了全民的精神火炬。这部由中央组织部与央视联合制作的节目,通过7名党员楷模和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真实故事,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高度与厚度。当镜头掠过范振喜扎根乡土的沧桑面庞,记录下钱素云守护患儿时专注的眼神,定格覃大清攻克技术难关的坚毅背影,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奋斗的轨迹,更是一个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精神坐标。

初心如磐:基层干部的坚守与担当

在燕山深处的周台子村,范振喜用37年光阴书写了乡村振兴的传奇。1987年接手村支书时,这个集体负债8万元的山村,在他"豁出命也要变个样"的誓言中开启蜕变。从收回被贱卖的矿点到建立现代企业集群,从与血癌抗争到创造人均收入超3万元的奇迹,这位"拼命书记"将人的初心镌刻在230个村民的手印借款单上,铭刻在8亿元集体资产的数字里。正如滦平县委组织部评价:"他的办公室永远向村民敞开,他的生命早已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

这种扎根精神在红其拉甫边防连得到另一种诠释。在海拔5100米的帕米尔高原,官兵们用青春丈量国境线的长度,用热血融化界碑上的冰霜。当镜头展现他们用融雪水煮饭、在零下40℃巡逻的画面时,中国边防军人"缺氧不缺精神"的誓言震撼人心。这种坚守与范振喜的乡村振兴工程,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精神等高线"。

仁心仁术:医者的生命守护与奉献

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灯光,26年来从未在钱素云的诊室熄灭。这位"儿科守夜人"创造了多项国内儿童急救领域的技术突破,却始终保持着接诊必留联系方式的习惯。当节目组跟踪拍摄时,发现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除了听诊器,还装着安抚患儿的小玩偶。这种将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实践,印证着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在抗疫专题片中,山东青岛新前湾码头党委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这个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建设团队,在疫情期间创造了"零感染、零停工"的奇迹。党委书记张连钢在访谈中透露,封闭管理期间党员们白天调试设备,晚上当起物流志愿者,用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担当。这种奉献精神,与钱素云的医者仁心共同构成了社会运行的"生命支持系统"。

创新攻坚:科研报国的智慧与突破

榜样人物 专业领域 突破性贡献
覃大清 水电工程 攻克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核心技术
刘小京 农业科技 盐碱地改良技术惠及千万农民

哈尔滨电机厂首席专家覃大清带领团队完成的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其转轮焊接精度达到头发丝的1/70。这个被称为"水电珠峰"的项目,在高原极端环境下创造了连续工作328天的纪录。正如工程院院士张超然评价:"他们焊接的不只是钢铁,更是中国制造的脊梁。"

在黄泛区盐碱地上,刘小京团队用33年时间将PH值9.3的重度盐碱地变为亩产600公斤的良田。他们的"分层阻盐"技术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经典案例。当老农捧着金灿灿的麦粒老泪纵横时,我们看到了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精神传承:新时代的价值坐标

榜样观后感800字(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

清华大学黄德宽教授在古文字领域四十载耕耘,将甲骨文研究推向智能识别新阶段。他的团队建立的"中华字库"已收录8万余个古文字形,使冷门绝学焕发新生。这种文化守护与林则银创建的"社区微法庭"形成奇妙呼应——前者传承文明密码,后者解构基层矛盾,共同构筑着社会文明的经纬线。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志宏在观后感中写道:"榜样精神应该融入教育全过程,就像红细胞携带氧气般滋养生命。"这种认知推动他在老年教育中创新"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模式,让社区课堂成为精神传播的新阵地。正如节目制片人所说:"每个榜样都是时代的火种,等待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光。"

当我们凝视这些时代楷模的人生轨迹,会发现其精神内核始终围绕"奉献-创新-传承"的三维坐标展开。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数字时代榜样传播的新范式,比如利用元宇宙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这份观后感的终极意义,在于唤醒每个人内心向上的力量,让14亿人的奋斗星河永远闪耀。

参考文献

  • 范振喜乡村振兴事迹细节
  • 红其拉甫边防连坚守故事
  • 覃大清、刘小京科研突破数据
  • 黄德宽古文字研究成就
  • 陈志宏教育实践案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