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消防演练科普主题班会

admin12025-07-14 14:20:02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中小学的“消防演练”科普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结合政策要求与实操要点,引用多篇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消防演练”科普主题班会教案

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至初中

时间:45分钟

目标

1. 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疏散路线。

2. 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生命至上”的安全观,增强日常防火意识。

一、前期准备

1. 物资准备

  • 灭火器、消防栓模型(或实物);湿毛巾、烟雾模拟器(可用红布条代替)。
  • 疏散路线图(根据学校实际布局绘制)。
  • 2. 知识铺垫

  • 提前1周布置任务: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了解火灾逃生“三要三不”(要熟悉环境、保持冷静、掩住口鼻;不乘电梯、不贪财物、不盲目跳楼)。
  • 二、班会流程

    (一)情景导入(5分钟)

    1. 视频警示:播放高层住宅火灾新闻片段(如网页1案例),提问:“火灾中最危险的因素是什么?”(答案:浓烟、慌乱)。

    2. 数据展示:引用“我国80%重特大火灾因安全意识薄弱引发”(网页17),强调演练必要性。

    (二)知识科普(15分钟)

    1. 逃生要点讲解

  • 疏散原则:弯腰低姿、湿毛巾捂口鼻、沿墙逃生。
  • 路线识别:展示学校疏散路线图,标注安全出口与集合点。
  • 2. 器材认知

  • 灭火器使用口诀:“提、拔、握、压”四步法,教师示范后学生分组实操模型。
  • (三)模拟演练(20分钟)

    1. 场景设置

  • 触发警报(可用哨声代替),关闭教室灯光,用红布条模拟烟雾。
  • 2. 疏散流程

  • 学生按座位分组,沿预定路线疏散至操场,计时记录。
  • 教师观察并记录问题:如推挤、未掩口鼻、路线错误等。
  • 3. 突发应对

  • 随机设置“伤员”(由学生扮演),演练互助逃生(如搀扶、传递湿毛巾)。
  •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消防演练科普主题班会

    1. 学生分享

  • 提问:“演练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改进?”
  • 2. 教师点评

  • 结合演练表现,强调“保持秩序”与“冷静判断”的重要性。
  • 引用网页29政策要求:“演练需常态化,每学期至少1次”。
  • 三、延伸活动

    1. 家庭任务: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与家长共同排查电器隐患。

    2. 校园宣传:组织“消防小卫士”团队,定期检查楼道消防器材。

    四、教案亮点

  • 多感官参与:视听警示+实操演练,强化记忆(参考网页41的科技互动理念)。
  • 分层设计:低年级简化步骤,以游戏形式模拟;高年级增加灭火器实操与急救知识(如网页17的分学段课程)。
  • 政策依据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的通知》(教基一厅〔2012〕5号)要求“每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
  • 注意事项

  • 提前与学校安保部门协调,确保演练安全;
  • 对特殊学生(如行动不便者)制定个性化疏散方案。
  • 通过此教案,学生不仅能掌握逃生技能,更能将“防患未然”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助力构建平安校园。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