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1.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 纷纷:形容细雨连绵不断,也暗指行人愁绪纷乱。
3. 欲断魂:形容伤感至极,仿佛灵魂与身体分离。此句既写天气阴冷,也写行人心境凄凉。
4. 借问:礼貌询问。
5. 杏花村:杏花盛开的村庄,一说为安徽池州贵池的杏花村,后常被用作酒家代称。
创作背景
此诗最早见于南宋《锦绣万花谷》,后被收录于《千家诗》等诗集。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访杏花村,诗中描绘的正是清明雨中羁旅的孤寂与借酒消愁的愿望。
赏析要点
1. 情景交融:诗中“雨纷纷”既写春雨细密,又隐喻行人愁绪纷杂,达到“寓情于景”的境界。
2. 含蓄留白:末句“牧童遥指”以动作代替回答,引发读者对杏花村酒家的无限遐想,余韵悠长。
3. 结构精巧:四句依次为“起—承—转—合”,由哀景转生希望,情感层次分明。
其他版本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诗人(如黄庭坚、王禹偁)的清明诗作,可参考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