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妇联工作总结(街道妇联工作总结)

admin22025-07-23 17:30:02

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社区妇联始终扮演着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角色。2024年,各级妇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以建设“温暖之家”为宗旨,构建起覆盖维权服务、家庭教育、创业支持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特别是在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背景下,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80余场,惠及群众超2万人次,形成“巾帼志愿服务”“延习托管”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一、组织体系筑基

通过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机制,吸纳退休教师、律师等专业人才组建妇联执委队伍,使基层妇联组织覆盖率提升至98%。如红星社区创新设立“楼栋妇女议事角”,将维权服务延伸至107个居民单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在队伍建设方面,实施“雏雁培育计划”,全年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专题培训12期,培养出36名持证调解员。建立“巾帼人才库”收录创业能手、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127名,形成“半小时服务响应圈”。

二、维权网络织密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维权体系,线下设立家事调解室23个,线上开通“码上维权”服务平台。典型案例显示,通过跨部门协作机制成功解决某企业孕期女职工调岗纠纷,推动签订全市首份《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集体合同》。

针对家庭暴力等隐蔽性问题,建立“三色预警”机制,联合派出所实行分级干预。全年受理家暴投诉27件,发出《告诫书》15份,对3起恶性案件启动人身安全保护令程序,案件处置满意率达93%。

三、服务品牌创优

品牌项目服务内容覆盖人群创新亮点
巾帼学堂电商运营、家政技能培训失业女性与本地企业签订定向输送协议
四点半课堂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双职工子女引入大学生志愿者轮值制度
银龄互助社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积分兑换养老服务的闭环模式

其中“最美家庭”寻访活动通过微电影《暖阳》等新媒体传播,累计获得网络点击量超50万次,带动辖区78%家庭参与文明创建。

四、民生关怀升温

实施“康乃馨关爱行动”,为452名困难妇女建立动态档案,链接慈善资源发放救助金38万元。创新“健康管家”服务模式,联合三甲医院开展“两癌”筛查进社区,使早期发现率提升至67%。

在家庭教育领域,打造“亲子成长营”体验基地,开展“非暴力沟通”工作坊21期。数据显示,参与家庭亲子冲突发生率下降41%,形成《家风建设指导手册》等实践成果。

五、改革效能释放

推动“数字妇联”平台建设,集成政策咨询、活动报名等12项功能模块,用户月活量突破1.2万。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单亲母亲、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匹配准确率提升至89%。

建立“妇女代表常任制”,每季度组织驻室接待,全年收集意见建议237条,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母婴室改造等民生实事16项,形成“民意收集-分级办理-反馈评价”的闭环机制。

新时代社区妇联工作已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治理转型,需要更深层次推进三个转变:从活动型向项目型转变,建立服务成效评估体系;从属地化向区域化转变,构建跨街道资源调度平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运用AI技术实现需求预判。建议未来重点培育“家庭发展顾问”等新兴职业群体,探索妇联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路径,使“巾帼红”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稳定器和助推剂。

社区妇联工作总结(街道妇联工作总结)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