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著名的诗—端午节的诗词有哪几首

admin12025-07-26 13:45:03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历来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主题。以下是端午节最著名的十首诗词,涵盖了不同朝代对节俗、屈原追思及家国情怀的经典表达:

1. 《端午》·唐·文秀

原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点明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的悲剧,通过“楚江空渺渺”的意象,暗讽历史对忠臣的不公,流传千古。

2.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赏析:苏轼通过描绘端午浴兰、缠彩线、挂符箓等民俗,展现节日的细腻与温情,末句“佳人相见一千年”更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永恒祈愿。

3. 《和端午》·宋·张耒

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此诗以龙舟竞渡为引,哀悼屈原的忠魂难返,强调其精神遗产《离骚》的永恒价值,悲壮中见深沉。

4.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原文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端午节最著名的诗—端午节的诗词有哪几首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赏析:陆游以闲适笔触描绘山村端午的日常场景,分粽、插艾等细节生动展现民间习俗,隐含晚年对安宁生活的珍视。

5.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赏析:文天祥借端午抒怀,以“丹心”自喻气节,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忠贞,与屈原精神一脉相承。

6. 《已酉端午》·元·贝琼

原文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赏析:诗中“风雨晦冥”暗喻时局动荡,借陶渊明之典表达对清醒者的敬仰,哀而不伤。

7. 《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原文

共骇群龙水上游,云旗猎猎翻青汉。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赏析:以竞渡的恢弘场面引出对屈原的追思,民俗与历史的交融中凸显文化传承。

8.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原文

屈氏已沉死,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赏析:以“碧潭照千峰”的壮阔意象,喻屈原精神如山水长存,哀婉中蕴含力量。

9. 《端午》·唐·李隆基

原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赏析:唐玄宗的诗展现盛唐端午的宴饮气象,以“亿兆同归寿”寄托国泰民安之愿。

端午节最著名的诗—端午节的诗词有哪几首

10.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原文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赏析:通过节日热闹与“无人吊沅湘”的对比,反思民俗背后的文化遗忘,发人深省。

其他名句补充

  • 苏轼《少年游·端午》:“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 杜甫《端午日赐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端午的民俗风情、历史追思与家国情怀,既是文学的瑰宝,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如需具体某首诗的解析或更多作品,可参考来源网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