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历代诗人留下了众多经典诗句,既有对民俗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忠魂的深切追思。以下精选部分名句并分类呈现:
一、直接描写端午的名句
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唐·文秀《端午》
以简洁笔触点明端午节的起源,表达对屈原的千年追念。
2.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描绘女子佩戴五彩丝线、辟邪符箓的习俗,展现节日风情。
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写粽子的形制与艾草高悬的场景,生动勾勒端午食俗。
4.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唐·卢肇《竞渡诗》
刻画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展现民间活动的热烈氛围。
二、借端午抒怀的千古绝唱
1.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哀叹屈原以身殉国的悲壮,凸显《离骚》的精神不朽。
2.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以楚江之水难洗冤屈的意象,抒发对历史不公的愤懑。
3.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李隆基《端午》
强调忠贞品德的传承,暗含对家国情怀的赞颂。
三、民俗与自然意象的交融
1.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宋·欧阳修《渔家傲》
以榴花、绿杨烘托端午时节的盛夏景致,色彩明艳。
2.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元·舒頔《小重山·端午》
描绘全民参与节庆的热闹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3.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宋·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以细雨黄昏反衬孤寂心境,形成节日氛围与个人情感的对比。
四、屈原原作中的不朽名句(常被引用)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体现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经典。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直抒对百姓疾苦的悲悯,彰显诗人深沉的民本思想。
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表达为信仰献身的决绝,成为爱国精神的象征。
五、其他经典选录
这些诗句或咏史、或绘景、或抒情,共同构建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意蕴。如需更完整的诗篇解析,可参考《离骚》全诗及历代端午专题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