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脚手架的安全措施有哪些内容

admin32025-08-02 14:00:02

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核心内容,以下结合多篇行业规范及实践指南整理出关键要点:

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脚手架的安全措施有哪些内容

一、脚手架安全施工方案核心内容

1. 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 明确建筑物结构特点、层高、总高度等基础参数,结合地质报告和施工图纸,确定脚手架类型(如落地式、附着式)及搭设范围。
  • 设计依据需引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等国家标准。
  • 2. 材料与构配件要求

  • 钢管:外径48-51mm,壁厚≥3mm,无锈蚀、裂纹或变形;扣件:需有合格证明,禁止使用滑丝、变形的扣件。
  • 脚手板:木脚手板厚度≥5cm,竹编板需螺栓固定;钢筋网片需满铺并绑扎牢固。
  • 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需通过认证,网眼≤10mm,外侧全封闭。
  • 3. 搭设流程与构造要求

  • 基础处理:平整夯实地面,设置排水沟,垫木规格≥200×200×60mm,立杆底部加设扫地杆。
  • 立杆与横杆:立杆间距≤2m,横杆步距≤1.8m,接头需错开布置,严禁搭接。
  • 剪刀撑与连墙件:每隔6-7根立杆设剪刀撑,角度45°-60°;连墙件间距≤3倍步距,优先采用刚性连接。
  • 4. 验收与使用管理

  • 分阶段验收(基础、搭设中、整体完工),重点检查立杆垂直度、扣件紧固度及防护设施。
  • 使用期间严禁超载(≤270kg/m²),定期检查变形、沉降,恶劣天气后需专项检查。
  • 二、脚手架安全措施关键要点

    1. 人员资质与培训

  • 搭设人员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体检;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风险点及应急措施。
  • 2. 个人防护与作业规范

  •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高挂低用),穿防滑鞋;严禁抛掷工具,小型工具装入工具袋。
  • 6级以上大风、暴雨、大雾等天气停止作业,雨雪后需清除积水积雪。
  • 3. 结构稳定性保障

  • 基础稳定性:落地式脚手架需验算地基承载力,附着式需复核建筑结构强度。
  • 节点加固: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扣件螺栓拧紧力矩40-65N·m。
  • 防倾覆措施:悬挑架根部采用双扣件固定,外伸长度与锚固长度比例≤1:1.25。
  • 4. 防护设施设置

  • 操作层设1.2m高护栏和18cm挡脚板,每10m设水平安全网,外侧全封闭密目网。
  • 通道设置:独立斜道坡度≤1:3,防滑条间距≤30cm,严禁攀爬架体上下。
  • 5. 拆除安全管理

  • 按“后装先拆”原则,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设置警戒区并由专人监护。
  • 拆除材料用机械吊运或绳索缓降,禁止抛掷。
  • 三、特殊场景应对措施

  • 跨路/跨河区域:设置防撞设施(如反光标识),搭设门洞时加强立杆及剪刀撑。
  • 电气焊作业:配备灭火器材,隔离易燃物,下方设接火斗。
  • 高层建筑:采用分段悬挑或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同步设置防坠落装置。
  • 四、规范与标准引用

  • 强制性条文(GB 51210-2016):连墙件设置、剪刀撑构造、验收程序等必须严格执行。
  • 地方规范:如深圳市要求脚手架超20m需专家论证,连墙件水平间距≤4.5m。
  • 通过上述措施,可系统性降低脚手架施工风险,确保工程安全可控。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具体方案动态调整,并严格遵循“十必须”管理要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