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薛法根的教学理念与《草船借箭》的关联
1. 教学内容重构:抓学科本质
薛法根主张语文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避免偏离文本的过度拓展。例如,他批评部分教师仅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开教学,忽略了对人物性格复杂性(如周瑜的妒忌)和情节背后哲理的挖掘(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
2. 问题驱动与思维训练
他提倡通过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如:“周瑜为何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对比人物语言、行为细节(如诸葛亮“笑着说”与鲁肃的“吃惊”)分析人物性格,培养思辨能力。
3. 语言品读与读写结合
薛法根强调通过朗读、批注、角色扮演等方式品味语言。例如,在分析诸葛亮与周瑜对话时,引导学生揣摩潜台词,并通过补写人物心理活动深化理解。
二、其他名师课堂实录的共性参考
1.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2. 核心环节:聚焦“神机妙算”
3. 人物分析:辩证视角
4. 拓展延伸:文化浸润
三、教学设计建议(结合薛法根理念)
1. 教学目标重构
2. 课堂活动设计
3. 评价方式
四、参考资料推荐
可查阅《薛法根:教学内容的重构——有效阅读教学谈》(网页22)了解其核心理念。
王崧舟、刘华等名师的课堂实录(如网页2、网页1)提供具体教学策略参考。
如需进一步获取薛法根老师的完整课堂实录,建议查阅其著作或相关教育平台的教学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