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2003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admin42025-03-29 15:53:18

全国卷作文题目

材料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出自《韩非子》寓言“智子疑邻”)

话题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请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内容需在话题范围内,可引用或不引用寓言材料;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2003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2. 自定立意、文体、题目;

3. 不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

其他自主命题地区题目

1. 北京卷

以“转折”为题,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2. 上海卷

以“杂”为话题,联系生活、科学、文化或艺术,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题目评析与写作方向

1. 全国卷核心要点

  • 需紧扣“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的关系,辩证分析两者的联系。例如,可讨论亲情、偏见对判断的影响,或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 评卷专家强调“亲疏”是题眼,需避免泛谈情感与理智,需具体结合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偏差的案例(如任人唯亲、以情代法)。
  • 2. 满分作文示例

  • 《捕捉理性的灵光》:通过历史人物(如诸葛亮、海明威)和现实案例(如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论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 《因为亲近,所以美好》:以诗词、寓言为例,探讨情感对认知的双重作用,强调“境由心生”的辩证视角。
  • 3. 北京卷与上海卷特点

  • 北京卷“转折”注重叙事性和哲思,可结合历史事件(如非典后的社会变化)或个人成长经历。
  • 上海卷“杂”强调开放性,可讨论文化多元性(如“杂糅”的中西文化)、科学跨界融合(如边缘学科)等。
  • 总结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在全国范围内以思辨性话题为主,要求考生结合寓言或社会现象展开分析,体现了对理性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其中全国卷的“感情亲疏与认知”因哲理深度和现实关联性,成为历年讨论的经典题目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