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准备
绿豆:挑选颗粒饱满、无破损的绿豆(约20-30颗)。
容器:透明玻璃杯、塑料盒或带孔沥水篮,便于观察。
辅助工具:湿润的纱布/纸巾、清水、温度计(可选)。
观察记录(以7天为例)
Day 1:浸泡绿豆
操作:将绿豆放入容器中,加入温水浸泡8-12小时(水位没过绿豆即可)。
现象:绿豆逐渐吸水膨胀,表皮变软,部分绿豆表面出现细小白点(胚根萌发的迹象)。
Day 2:胚根初现
操作:倒掉多余水分,用湿润纱布覆盖容器,保持避光、通风。
现象:绿豆体积增大至原1.5倍,部分绿豆撑破绿皮,露出白色胚根(约1-3毫米)。
Day 3:胚根快速生长
现象:胚根伸长至5-10毫米,形如“逗号”,部分绿豆完全脱去外皮,露出乳白色豆瓣。
注意:每日换水2次,避免水质浑浊导致霉变。
Day 4:茎叶分化
现象:胚根发育为主根(向下生长),豆瓣中间裂开,抽出嫩绿色茎秆(约1-2厘米),顶端出现两片黄绿色子叶。
实验对比:若将部分绿豆置于黑暗环境(如柜子),茎秆会细长且颜色偏黄,而阳光下的茎秆更粗壮、颜色更绿。
Day 5:子叶展开
现象:茎秆长至3-5厘米,子叶完全展开(呈心形),主根生出白色须根。
观察重点:子叶逐渐萎缩,养分转移至新叶生长。
Day 6-7:成熟豆芽
现象:茎秆高达8-12厘米,顶端长出真叶(两片嫩绿叶),根部发达如“触须”。
收获:此时豆芽可食用,茎秆脆嫩,子叶完全脱落。
关键生长特点
1. 吸水膨胀:绿豆吸水后体积增大,表皮破裂为胚根生长提供空间。
2. 避光与光合作用:发芽初期无需阳光,但后期光照促进茎叶变绿(叶绿素形成)。
3. 根系与茎叶竞争:主根吸收水分,茎秆依靠子叶储存的养分生长,真叶展开后开始光合作用。
注意事项
湿度:保持纱布湿润但无积水,避免豆芽腐烂。
温度:最佳温度为20-25℃,过高易霉变,过低生长缓慢。
观察记录:可用测量工具记录根、茎长度,拍照对比每日变化。
实验拓展
对比实验:将绿豆分为两组,一组避光、一组见光,观察茎秆粗细与颜色差异(避光组茎细长、颜色苍白,见光组粗壮且绿)。
生命周期:若继续种植,绿豆会开花结荚(约20天后),完成完整生长周期。
通过持续观察,不仅能了解植物生长规律,还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耐心与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