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心得体会

admin22025-08-05 02:30:03

以下是一篇关于“警示教育片观后感心得体会——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的综合性心得体会,结合多个案例分析与个人反思: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观后心得

通过观看《让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偏航的人生》等警示教育片,我深刻体会到“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的警示意义。这些案例以鲜活的腐败人物和触目惊心的违纪事实为镜鉴,揭示了理想信念动摇、权力失控、道德滑坡的致命危害。以下从思想、行动与制度三个层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感悟:

一、以案为鉴:思想防线是廉洁自律的根基

警示教育片中,王忠、侯福才等人从“有为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轨迹,无一不始于理想信念的崩塌。正如周武王拒收名犬的典故所示,唯有以坚定的信念抵御诱惑,才能守住初心。片中案例警示我们:

  • 理想信念是“总开关”:一旦精神“缺钙”,便容易陷入权钱交易的泥潭。例如,某住建局干部因监管缺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根源在于忽视党性修养,将个人私欲凌驾于职责之上。
  • 慎初慎微,防微杜渐:许多腐败分子从“收一次礼”“破一次例”开始,逐步突破底线。公仪休“嗜鱼却拒鱼”的清醒,启示我们廉洁自律需从日常小节抓起,严防“温水煮蛙”效应。
  • 二、警钟长鸣:纪律与法律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警示教育片反复强调“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原则。案例中,一些干部因漠视监督、滥用职权而身陷囹圄,暴露出权力失控的严重后果:

  • 严守纪律规矩:片中李海婴、欧林高等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其行为触犯党纪国法,最终自食恶果。这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以党章党规为标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 强化监督机制:侯福才案中,单位对其办公地点和权力运行长期失察,反映出监督缺位的危害。作为基层干部,应主动接受组织、群众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三、躬身自省:以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警示教育不仅是“震撼一阵子”,更要“警醒一辈子”。结合自身岗位,我深刻反思并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 筑牢思想堤坝: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典型案例,定期开展自我批评,警惕“围猎”风险。

    2. 规范权力运行:在工作中严格按程序办事,尤其在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杜绝“人情操作”和“潜规则”。

    3. 培育健康志趣:摒弃低级趣味,以读书、运动等积极爱好修身养性,避免被“雅好”异化为腐败突破口。

    4. 推动制度完善:建议单位健全廉政风险排查机制,定期开展岗位风险点评估,并通过案例剖析强化全员警示。

    常怀敬畏之心,永葆清廉本色

    警示教育片中的忏悔与泪水,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深刻警示。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需以案为镜,常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唯有将“警钟长鸣”内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在风浪中坚守初心,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

    (参考案例来源:网页)

    文章下方广告位